当你开始手抖,你推断自己中风了,结果陷入焦虑的泥潭。手抖是表像,而中风就是一种结果,你用结果代替了表象。
新来的同事话不多,你觉得他内向,年会征求节目你没考虑他。内向是标签,你知道内向的人应该不太爱出风头,你用标签代替了沟通。
你投资屡屡失败,于是你总结自己就不适合投资,于是你再也不投资了。你对经验进行了总结,归纳,用结论指导以后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如此呢?今天的话题跟焦虑症无关,而是探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笔者上面举的三个例子,目的不是为了说明贴标签、总结结论、做评判不好,而是通过这些例子引发思考,讨论这些我们经常用到的思维方式在那些情况下会带来负面的效果。在引入正念思维之前,我们先肯定上面的思维方式的优势所在。其实,在笔者的前几篇文章里都有对标签思维的肯定。“打标签”泛指我们对事物一切的归纳总结,“打标签”似乎是非常正统的思维模式,因为你对某个事物“打标签”后,就更容易快速理解、使用它,正所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如果一个人告诉你,他是什么类型的人,你可能一下子就能Get到了。而科学技术也是通过归纳总结的规律,将可重复的成功经验直接运用到不同场景中去,才得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
“打标签”就是人类对事物认知的封装,免去了重头研究、思考的过程。这个都归结于我们的资源有限、需要提高生存几率的诉求。然而,我们在处理自身与外界关系时,也不自觉的会用这类方式,不过当我们全面迈向小康社会,生活变得富裕了,精神生活也极大丰富了,选择性也极大的变多时,我们反而陷于了巨大的焦虑之中,为什么呢?这里就要来思考下是不是“打标签”的思维方式惹的祸了。
如果事物的规律容易总结,或者一旦总结出的规律长时间都无一例外,那么你就总能预判各种情况的发生,什么事都符合预期,自然也就不那么焦虑了。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判断总是出问题,外界的变化完全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并且也一筹莫展(一筹莫展也都是因为很多事没有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那么你多半会陷入到焦虑的泥潭。随着咱们城市化步伐高歌猛进,人口密度增大,社会协作异常紧密,我们主要打交道的也都是人,我们相互服务,客户、快递、保洁、家庭、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人的天性就是对比(后续我会在其他文章论述,为何会有对比),比较完又会产生各种想法、诉求,以至于我们现在每天都要处理各种来自“关系”的矛盾和冲突。
升学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就连传染病其实也是因为人口密度大和流动性大而变得难以控制。如果你还是以标签思维去理解这个世界,就会发现其实一切都不在你的掌控范围内,意外的情况频频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人的想法过于漂浮,捉摸不定,不可能有不变的规律而言,而标签过于概括,难以覆盖人性的复杂。你所总结的规律、推断的结果、打的标签、对他人想法的揣测基本都不准确,但我们又乐此不疲。甚至发展出病态的打标签,这就是抑郁症和焦虑症,抑郁症的人给自己打的标签是失败,所以他会把一切的事情都归结到自己失败上,焦虑症的人给自己打标签是自己马上要玩儿完,于是把一切自己看到的都理解成要玩儿完的征兆。那么,我们在面对自身与外界的关系时,如何才能不焦虑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撕掉标签,给自己一些看待事物的其他可能性。
当你开始手抖,你想想是不是最近搬了重物,如果手抖了好多天就去医院检查下就好了,这么久都没挂掉,那么一时半会也挂不掉,发现得早还有机会。新来的同事话不多,先别急评价他,给他一些尝试展示自我的机会,问问他愿不愿意唱歌就好了。你屡屡投资失败,别着急全盘否定,投资肯定不是瞎投就成功的,现在这么多学习平台,花点钱买点课听听大咖的思路,在做评判不迟。其实这些都是正念思维,就是不带评判的去看待事物,多思考一些可能性,回归事物本身的状态,深入观察和体验,而不是远远的看它,给它打个标签,给出一个自以为是真理的结论就完事了。
可能有朋友不服气,说有些事已经看透了,标签也撕不掉,因为它就是这样的!如果你以后跟它(人或事)没有瓜葛,你可以这样,没问题,如果你还摆脱不掉,我建议你还是多给自己留一点可能性,即使很难接受,也不要把一件事拍死,一旦拍死就真的要焦虑了。请记住,你与世界的关系才是你完整的人生,有些关系摆脱不掉(一些人、一些病、一些你觉得无法改变的东西),你也要改变理解它的方式。因为你的世界是随心而动的,外在的世界是内在自我的镜像。
当你开始给一个人一件事打标签时,希望你能够在从其他角度考虑一下,不要带着评判去体会和感受细微的瞬间,说不定会有其他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