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悲观的好处降低焦虑

发布人:李娜 文章来源:原创

我喜欢悲观主义者。总是他们,才是那些带救生衣上船的人。

                          

                             - 心理学者


又到了高考的季节,这两天也突然想起很多年前,自己高考结束的那天。(并没有暴露年龄)最后一场考试结束,同学们陷入了狂欢。他们大

笑,摔东西,撕课本,通宵唱歌和泡吧。他们告诉我,美好的人生终于开始了。但那时的我,却怎么也无法产生出像他们那样,对未来无限憧

憬的情绪,反而有种黄金时代结束的漠然。我默默地回家,像往常那样睡了一觉,心里想着,在这一天以后的人生,并不会变好吧。事实上,

在整个学习生涯里,这种情绪一直困扰着我:我总是被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谈话,他们都会问我,你为什么要这么悲观,为什么不能积极向

上一些?对此,我思考了很多年,依然没有答案。我永远也无法做到人群中的有些人那样,看上去每天都充满希望和“正能量”。

今天的文章,我们也想和你来聊聊悲观这个主题。在心理学里,作为一种气质的悲观是与生俱来的吗?乐观一定是好的,悲观一定是不好的

吗?作为一个悲观者,我们可以以何种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

悲观是什么?

在维基百科里,“悲观”的定义是“一种总是期待不良后果的精神状态,或者一种相信‘在生命中,恶总是胜过善,困苦总是多过享受’的信念”。

在心理学里,对悲观的研究几乎是和对抑郁的研究同时开始的,在贝克1961年编制的抑郁量表中,对未来的期待是正面还是负面也被作为一个

判断因素。韦尔斯利学院的心理学教授在超过20年的时间里致力于研究“悲观”。她认为,在过往的语境中,我们往往将“悲观”的含义简化

了,但实际上,悲观含有更丰富的语义,并分为不同的类型。

她列出了悲观的三种常见类型:

·气质性悲观:我们日常所说的悲观或乐观,往往都是基于气质性层面的。气质性悲观指的是一种整体的倾向性,即人们在对未来的看法上,

长期倾向于期待坏的结果。

·归因性悲观,也被称为解释性悲观,主要强调的是在解释风格上的悲观倾向,即在一件事情发生后对它进行解释时,总会采取内在的、稳定

的负面归因。与气质性悲观不同的是,它强调对过去发生事件的解释,而不是对未来的期待。

·防御性悲观:除了以上两种,还有一种悲观是在认知策略层面的,即防御性的悲观。防御性悲观的概念由心理学者南希在上世纪80年代提

出,它指的是人们会在事件发生前,将期待降到比较低的水平,想象出最坏的可能的情境——这看起来让人担心,但它却不是一种消极的自证

预言。当一个人在处于防御性悲观的情绪里的时候,他们的情绪是冷静的,他们知道这只是数种可能性中最坏的一种而已,并不是唯一和注定

的结局。这种防御性悲观的目的也是为了减少最坏可能发生的概率,以及假如真的发生了最坏的情况,也能更好地面对和有条不紊地处理。

心理学者认为,防御性悲观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降低焦虑的认知策略。当人产生焦虑情绪时,假装乐观、或者迫使自己往好的方面想是无济于事

的,防御性悲观的策略会使你进入到焦虑的深处,将焦虑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部分,就这些具体的部分来做好充足的准备,避免坏的结果产

生。

在这里,需要做一下防御性悲观与几个概念的辨析。

有一个叫做:“自证预言”的心理学现象(即我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正确与否)会影响到我们之后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真的实现。当

自证预言是消极的,我们甚至可能会主动获取一个消极的答案,来平衡自己的负面情绪。

但防御性悲观和消极的自证预言有本质的区别。

1.想象的方式不同:尽管对可能发生的事件都怀有悲观的想象,防御性悲观更多的是怀有对坏的可能性的想象,这种想象是偏细节性的,他们

会列出可能发生的情境,将坏的可能细化成一个个事件;而自证预言只是一种笼统的、毁灭性的预测,他们总是使用“永远”、“绝不会”、

“总是”这样绝对化、概括的词语,觉得悲剧一定会发生。

2.怀有悲观想象后,二者的做法不同:防御性悲观的人,会考虑当这些坏事发生后该怎么办,能否努力让坏事不发生。他们也会因为担忧而做

好充足的准备,以避免坏的事情发生,降低焦虑水平;做出消极自证预言的人则不会有所作为,而是放任坏事发生,甚至主动促使坏事发生。

与防御性悲观相对的,还有“自我设限”的态度和因为不愿意面对失败结果而导致的“拖延症”。自我设限的人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以给

未来可能的失败找好借口;而做事拖延的人是逃避考虑可能的坏结果,他们应对的方式是不去开始,让害怕的失败尽可能来得更晚。防御性悲

观却是客观而勇敢的, 他们客观地看到可能出现的坏情况,但绝不放弃争取最好的可能,以及做好准备减少损失。

研究表明,会持有消极的自证预言、自我设限、做事拖延的人,往往自尊水平都比较低,他们会低估自己改变境况的能力;而心理学者2006

年的实验发现,防御性悲观的认知策略有助于提高自尊水平。研究者将大学生分成乐观者和悲观者两组,悲观者中又有一部分人使用防御性悲

观策略,另一部分人没有使用。研究者对这些大学生在4年内的变化做了跟踪,发现4年后,那些乐观者的自尊水平没有什么变化,非防御性悲

观者的自尊水平还略有下降,只有使用防御性悲观策略的人,在入学时自尊水平较低,但毕业时自尊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和乐观者的自尊水

平相当。

悲观和乐观各有哪些好处?

在日常语境中,我们常常认为乐观是有益的,悲观是有害的。但2011年发表在《社会认知》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研究者认

为,悲观和乐观只是我们在面对人生的不可预测性时,所采取的不同的动机取向,他们没有好坏之分。


乐观者的动机取向是“进步”取向,人生观是“进步关注”的。他们更善于应对积极的反馈,因此总是看到好的可能。

悲观者的动机取向是“安全”取向,人生观是“阻碍关注”的。他们在面对未知时,更想要获得安全感和确定感,因此总是会去考虑到那些最

坏的事情。

心理学者认为,违反自己本身的动机取向,一味地要求自己用某种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在变位词测试的实验中他发

现,当被试采用与自己原本动机取向相同的策略去做测试时,获得的成绩是最好的。悲观的人采用乐观的策略,和乐观的人采用悲观的策略,

都不会有好结果。

一系列研究也表明,乐观与悲观各有好处。心理学者认为,人们往往高估了乐观的好处,低估了乐观的坏处。“长期以来,人们在‘必须表现

得乐观’这一点上,承受的压力太大了,这是比悲观更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事。”

以下是一些关于乐观和悲观的研究成果

乐观的人适合当CEO,悲观的人可能在金融市场上更加擅长。

究竟是乐观还是悲观的人容易成功?研究表明,他们擅长的领域可能不太一样。

2012年,杜克大学的研究对美国企业的1011名CEO和534名CFO做了人格测试,结果显示,80.2%的CEO是那些“非常乐观”的人(18分以上),

其量表平均分比普通人的平均水平高出80%左右;90.2%的CEO具有冒险精神,他们不畏惧即将到来的风险。

相比之下,担任CFO(首席财务官)职位的人则远不如CEO那么乐观,而且他们自己也这么觉得:在自我报告中,有94.9%的CFO都认为,他们

的CEO比自己更乐观,而且乐观不限于商业层面,而是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欧洲、亚洲企业管理者的测试中也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CEO需要对自己的商业前景持有更强大的信心,并勇于冒险;而CFO则更需要对公司进行风险的把控。

乐观使人健康,但悲观的老年人可能更长寿。

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健康,这似乎是共识,也被一系列研究反复证明:乐观的人活得更健康,更少患心血管疾病,甚至更少患感冒。

然而,德国学者研究认为,乐观未必在所有情况下都有助于健康。研究基于对4万多名年龄在18-96岁之间的人的访谈,研究发现,32%过度乐

观的人,残疾的可能性高出其他人9.5%,死亡风险高于其他人10%。研究者认为,可能是过于乐观会使他们忽视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

在亲密关系中,乐观和悲观都在发挥作用。

在亲密关系中,乐观的伴侣会比较容易获得幸福吗?

2010年,田纳西大学的心理学者发表了一系列对新婚夫妇的跟踪研究,在他们结婚的头4年里分别进行8次满意度调查。他发现,并非是抱有乐

观/悲观的态度就能对婚姻有好处。

心理学者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气质悲观和婚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针对82对新婚夫妇,分析他们对未来抱有的态度与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他将

他们分成乐观组(倾向于对婚姻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悲观组(倾向于认为未来的婚姻会充满坎坷)。结果发现,那些持有乐观期待的伴侣,对

婚姻的满意度显著逐年下降。悲观组则不一定。


人生来就悲观吗?

基因对气质性的悲观/乐观有很大的决定作用

在探寻抑郁症与基因的关系同时,神经科学也开始研究悲观/乐观的气质与基因的关系。2007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则研究宣布,有大

约32%的人生来就拥有一种叫做ADRA2B-deletion的基因变异体,这使得他们对消极的经历保持更鲜活、更富含细节的记忆;他们也会更多地

放大负面的经历和情绪,对人生持更悲观的态度。

并且,这种趋势可能是难以改变的。2014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宣布,他们首次在神经科学上证明了乐观者与悲观者在脑部活动上的确

存在区别。他们对被试进行了乐观与悲观的测试,然后让他们针对一些照片中的场景,努力往积极的方面想,比如在看到一个男人拿刀放在女

人的喉咙上时,想象其结果是女人最终挣脱并逃跑。

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脑部扫描的结果显示,那些悲观者使自己去想象乐观的结果时,由于这与他们本来的想法相悖,脑部活动会表现得异常活跃

(主要由LPP-late positive potential和SPN- StimulusPreceding Negativity两项指标得出),这会使他们感受到“矛盾的、事与愿违

的痛苦”。

环境影响了气质的形成

Bates基于852对双胞胎的研究,认为在基因层面上,气质性的乐观与悲观从一开始就是两个不同的分支,但最终气质的形成则是基因与环境交

互作用的结果。父母的教育和行为表现、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邻里社区的环境等,都是可能影响后天气质发展的因素。

一个人自身过去的经历和体验也会影响乐观和悲观的倾向。

针对不同类型的悲观,心理学者分析认为,气质性的悲观是与生俱来的,最难以改变;归因性的悲观是可以习得和改变的;防御性的悲观则是

最容易习得的。

心理学者说,我们总习惯用一个概念来定义某个人,将乐观者与悲观者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但实际上,就如同乐观与悲观本身含有丰

富的语义与类型一样,绝对的乐观者和绝对的悲观者都是极少数的。大多数人都可能会在某些方面是乐观的,在另一些方面是悲观的,比如,

有的人可能在对待金钱时是一个防御性的悲观者,又在社交上是一个策略性的乐观者。而且,乐观或悲观的气质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受

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最后,当我们在谈论“悲观”或者“悲观主义”时,我们还要区分心理学意义上的悲观和哲学层面的悲观。在哲学层面上的悲观不是气质或情

绪上的,而是这样一种世界观或价值标准:“力图勇敢地直面令人不快的现实世界,消除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非理性希望和期待”。

在西方哲学中,叔本华被称作是著名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他说“活着就是苦难,生存就是炼狱”,人生就像钟摆,“摇摆在痛苦和无聊之

间”;他还把人生比作一个环形的跑道,上面布满了烧得通红的木炭,仅有几处纳凉之地。有的人会在那几块纳凉之地陷入乐观的幻想,但其

实只是一种自我安慰。

但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清醒地认识世界之后,仍然能够勇敢而理性地生活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