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成功孩子父母的10个共同点

发布人:李娜 文章来源:转发

   到底怎样才能养出成功的孩子所谓成功的孩子, 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赚很多很多钱,而是小时候成绩好,少惹麻烦,不让父母操太多心,长大了做出一些值得自豪的事,有一个相对平顺幸福的人生。我想这是所有家长对孩子的真心所愿。截止目前,科学界对于养育成功的孩子,还没有一个权威统一标准的配方。但大量心理学家通过海量实例,研究出一些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其结论是:培养出成功的孩子,大部分要归因于父母。美国几所知名大学曾根据大量权威研究,总结出养育出成功孩子的父母的10个共同点,分享给大家。看看你做到了几个?

1、很早就教孩子数学

   一项对美国、英国和加拿大35000名学龄前儿童的荟萃分析发现,早点开发孩子的数学技能,会成为孩子的一个巨大优势。美国西北大学研究员Greg Duncan在报刊中指出:早期(上学前)的数学技能开发,最重要的是掌握数字、数序和基本的数学概念。幼儿的数学能力不仅能预测以后在数学方面的表现,更能预测孩子日后的阅读能力。这也许能解释,名牌私立学校选拔生源时,主要看重数学成绩的原因。

2、教孩子社交能力

   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跟踪研究了来自全美的700名幼儿园儿童,直到他们25岁。这项长达20年的研究发现,他们20年后的成功,与幼儿园时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社交能力强的孩子,不用提示也可以与小伙伴合作,乐于助人,理解他人的感受,并能自己解决问题。这种孩子在25岁时,比小时候社交能力弱的人更容易拿到大学学位、找到好的工作。社交能力低的人犯罪被捕、酗酒的几率更高。研究者认为:这项研究表明,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是我们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这能帮助他们有更健康的未来。

3.让孩子做家务

       “如果孩子不洗碗,这意味着有人帮TA洗。斯坦福大学本科新生部事务院长Lythcott-HaimsTED演讲中说。这除了导致孩子不用干活,他们还不能懂得人必须要干活,而且每个人都必须为了集体的进步作贡献。”“通过做家务——倒垃圾、洗衣服,孩子能意识到自己必须做点生活上的事,因为这是生活的一部分。Lythcott-Haims相信,孩子从小做家务,日后能更好与同事合作,并更富同理心,因为他们理解亲自动手做的困难。另外,他们也能独立完成任务。

4.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和他的同事利用6600名出生于2001年的儿童的调查数据发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的成就有很大影响。父母如对孩子未来的大学有清晰的目标,这会让孩子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这与父母的资产和收入无关。他在一份声明中说到。这个发现是在一个标准的测试中得出的:成绩差的学生中,只有56%是被父母寄予厚望上大学的;而成绩最好的那批学生中,96%都被父母期望考上大学。这恰好与期待效应一致:别人对你的期望,会成为你自我实现的预言。对孩子来讲,他们会倾向满足父母的期望。所以,大胆说出你对孩子的期望,高期待会让他们更奋进。

5.与配偶关系融洽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父母经常发生冲突的孩子(无论父母是离异还是在一起),日后的生活质量普遍比父母关系良好的孩子要差。伊利诺伊大学人类和社会发展系教授罗伯特·休斯还指出,一些研究已经发现,在非冲突性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比在冲突性双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日后的生活质量会更好。休斯说,父母离异前的冲突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而离异后的冲突会对孩子生活的调整有很严重的影响。父母频繁发生冲突的年轻人,更容易有失落和遗憾的感觉。

6.接受较高水平的教育

   由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领导的研究发现,大学毕业的母亲,更有可能培养出能达到同样学历的孩子。

美国俄亥俄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心理学家发现,父母的教育水平能对孩子40年后教育和职业的成就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7.“敏感的照顾者

   在2014年发表的一项对243名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儿童的研究中表示,三岁前接受父母敏感照顾的儿童不仅学习成绩更好,而且成年后拥有更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更高的学业成就。报告指出,敏感的照顾者是指父母能够迅速且恰当地回应孩子发出的信号,并为孩子探索世界提供安全的基础。

8.抗压能力强

   华盛顿邮报上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对3~11岁的孩子来讲,母亲陪伴时间的多少不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幸福感和成就,直升机父母母(父)爱泛滥反而会有反作用。母亲的压力,特别是母亲忙于工作又试图找时间陪伴孩子而产生的压力,反而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情感传染——就是情感像感冒一样在人与人间传染的心理现象——能解释这原因。研究发现,如果你的朋友很高兴,TA的正能量会传染你;如果TA很悲伤,那种阴暗的感觉也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如果父母感觉很沮丧或疲惫,这种情绪状态会传染给孩子。因此,父母不焦虑,对孩子非常重要!

9.重视努力,不怕失败

   孩子认为哪些因素会带来成功?他们对成功的认识也会影响日后的成就。几十年前,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维克发现,孩子对成功的认识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型思维,认为人的性格、智力和创造力是固定不变的,认为成功是对自身智力的肯定,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成了让自己觉得自己聪明和技能娴熟的方法。而另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有这心态的人会喜欢挑战,不会认为失败就是不够聪明,反而将失败作为自己成长和提高的驱动力。你的意志会影响你的能力,对孩子也一样。如果孩子被告知自己考试考得好是因为聪明,那他就很容易产生固定型思维;如果你告诉孩子成绩好是因为他的努力,这是在教导成长型思维

10.妈妈去工作

   根据哈佛商学院的研究表示,妈妈离家上班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这项研究发现,妈妈是职场女性,女儿将来的学历会更高,在职场上更有可能担任管理者的角色,赚的钱也更多,比母亲是全职妈妈的女性收入高23%。而职场母亲的儿子会更乐于做家务和育儿,平均每周花七个半小时带孩子,25分钟以上做家务。要养育出成功的孩子,绝不是靠鸡娃或用鞭子驱赶。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无数因素影响,父母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当一个好父母,培养一段温馨亲密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在爱与阳光中成长,是他们未来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你了解过自己的命运吗?

1.为什么我们想了解自己的命运?

   占卜、算命、星座、八字......好像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人类天生就有一种渴望——看清自己的命运。我们这种渴望,源于是两个认知:确实有命运这种东西,而且我们深受它的影响。我们有方法看清自己命运,并且有机会突破它。有意思的是,这种认知是有价值的。因为宇宙从一个小点,演化成现在大千世界,都逃不开自然规则。虽然我们无法穷尽这些规则,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一些已知的事物中,去推测人的行为和习惯。

2.关于命运心理学的答案是?

   相较于算命占星这些比较玄幻的内容,心理学先驱们研究的答案,对你也许会有切实的帮助。胡歌说:其实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他都带着一个剧本,你什么时候是什么样子其实剧本已经写好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从心理学视角来看,你会遇见什么样的人、经历什么样的事、取得怎样的成绩,会被一些深层的东西所引导。这个引导你的那股力量,我们称其为人生底色。在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理论里,它是由出生背景、自我认知、人际基础和环境因素四大方面所交互影响的。其中,原生家庭的部分最为明显。我们有个用户说:我从小就很独立,学习成绩、工作业绩一直都名列前茅。但越优秀越孤独,别人无法走近我,我好像也无法走近别人。孤独,是她提到最多的词。她很奇怪,我为什么是这样的命。在人生底色里,她得到了一个答案,孤勇:你出身良好,基本是丰衣足食长大的,但你没有沉溺于安逸的现实中,而是一直奋力向前,试图以更有意义的方式改变人生的轨迹。即使遭遇低谷,自信的你总有抵御命运的底气和能力,收获掌声。然而掌声越热烈,你越是感到落寞,活像个孤独患者,可能自始至终陪在你身边不离不弃的只有你自己。看到这,她突然看清了自己的人生。孤独勇敢这两个词,一直出现在她人生中。她的母亲是孤儿。母亲一直因为不安全感,拼命奋斗,获得了比较丰富的人生。但是母亲始终扮演的是一个优秀的督促者,却无法给她传递健康的爱,一直以来,她说:我都是在书籍和精神的世界里寻找温暖,当然也走不进别人的世界。

   其实她的人生答案都埋藏在心里,只是人生过于复杂,内容太多,你无法理清一条主线。人生底色,像一种梳理工具——它能捕捉到影响你一生的那些最核心的事件,然后总结归类,呈现给你看。比如:孤勇、悲凉、漂泊、安稳、小幸运、波澜壮阔......当一生的关键词被详细描述出来,你会发现,你的一生是可以被自己看清的。

3.看清人生底色跳出命运的枷锁

   那个孤勇底色的用户,被这句话打动了:如果你能走出自己的世界,真实地踏入他人的领地,你会发现外面的阳光很温暖。对于我们而言,它可能只是一句很普通的激励话语。但对于看清楚自己的人生,并且孤勇中活了前半生的一个人,她的感触是不一样的,她说:我曾经以为我是当之无愧的主角,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到了自己始终是孤岛一样的存在,慢慢理解,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但愿从今开始构建爱的人生。我从她的反馈里,看到了和自己人生真正的和解。要改变底色也许不那么简单,但只要你看清楚它,一定能帮助你慢慢跳开底色的枷锁,走上更自由的道路。这就是我们心理测评团队,研发「人生底色测试」的初衷。它有以下优势:第一,精准度很高。我们通过上万名国内用户内测,测评结果将更符合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准确度达到94%。第二,挖掘你人生的底层模型,探索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你在内心深处是如何看待自己,你跟他人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你又是用一种怎样的方式回应世界,构成了你人生的底层模型。唯有真正读懂自己,你才可能去改变。第三,给予你落地的人生破局建议。了解自己的人生底色之后,我们不是只能默默承受。相反,看到即是改变的开始。我们将为你提供可以走出你人生底色的建议,帮你过上更想要的人生。 

三、少年抑郁越来越多,到底哪里出错了?

1.新家庭模式:焦虑的父母+抑郁的孩子

   近年来热播的系列电视剧,《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成了直击中国式家庭教育的三部曲。也被网友戏称为中国父母的驯娃图鉴合集。在每一集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爸妈的影子。这些影子中,有强迫、控制、威胁,也有无力、挣扎、干着急。最主要的,是这些影子中弥漫着父母们那些难以平复的焦虑。曾奇峰老师说,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加上一个认知:糟糕的事情即将发生。这里糟糕的事情,对于父母来说,大体上都是:如果孩子学习不好那么他们将一事无成那么他们在未来就会成为辛苦而又不快乐的人那么自己的这一生也基本就失败了。在这样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源头之下,家庭冲突难以避免,一些孩子会变得无力而又不抱希望,开始一步步放弃。于是,焦虑的父母+抑郁的孩子,成为当前我们身边常见的一种家庭模式。

2.与家庭模式伴生的家庭冲突

   这一模式,在系列的每一部中都有体现。那些充斥在家庭中的紧张感、窒息感,让屏幕外的我们都感觉噎住了一口气。这个模式的冲突,有夫妻之间的斗争,也有亲子之间的角力。其中,亲子之间的冲突相对集中在这三个主题上:学习是不是孩子最重要的、唯一要做好的事?《小别离》中,朵朵妈发现了女儿扔在垃圾桶里的小说稿。原以为女儿在认真学习,没想到她却在做这种耽误学习的事儿,她那积压着的焦虑一下就被抖动了。于是对着朵朵就是一顿怒吼,没想到,朵朵直接撕了妈妈手中的小说稿,哭喊着回怼妈妈,你关心的除了成绩还有什么?孩子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就是对的?《小欢喜》中,英子的妈妈宋倩,为了孩子高考成功,焦虑到完全牺牲自我。她想让女儿考清华,但喜爱天文的英子一心只想上南大。为此英子做了许多的挣扎,当她发现什么都不能改变妈妈时,她实在压抑到了极点,想要跳海轻生,对着妈妈怒吼,我就是想要逃离你!是不是父母只喜欢优秀的孩子?《小舍得》中,南俪为了提高儿欢欢的成绩,想尽了一切办法,可同时也把女儿逼向了绝境。后来,承受不住压力的欢欢,又误将初潮当作感染病毒,于是留下遗书离家出走。当南俪找到她时,俩人在大雨中撕心裂肺地对峙了一场,欢欢说,我就是个普通的小孩儿,可你就不喜欢一个普通的女儿,你喜欢一个学习好的女儿。我们局外人似乎都看得很明白,这样的家庭氛围太让人窒息,所以剧中的这些孩子似乎都带着抑郁情绪。但问题是,现实中的我们,为什么依旧势不可挡地在成为这样焦虑的父母?为什么依旧势不可挡地在养出抑郁的孩子?

3.焦虑的父母

   带孩子来做心理咨询的父母,常常会跟咨询师表达这样一些疑问:·孩子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是我做错了吗?·孩子是不是就是矫情或者是叛逆?·现在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甚至没有答案。又或者,得到了答案、了解到了问题的真相,父母们的焦虑和恐惧也并不会减轻。父母们的焦虑源头常常有这样几个:超我焦虑自我牺牲型的父母很多,可遗憾的是,他们往往都会是不被孩子尊重、看到、认可的父母,就像《小舍得》中被骂惨了的田雨岚,为了儿子什么都可以做,却也还是被儿子憎恨。这些父母总是因为无法达到自己内心的标准而产生焦虑。于是他们总要强制自己不断地为孩子牺牲奉献,以缓解超我打压之下产生的内疚感。分离焦虑那些总是在挑剔孩子的不足和错误的父母,可能恰恰是分离焦虑最严重的父母。武志红老师说,那些永远能发现儿女的成长问题并为之深深焦虑的妈妈,她们其实是置换了焦虑的内容。一方面,父母自己缺乏独立,所以需要那种无时无刻地关爱另一个人的感觉;另一方面,这样的挑剔之下,孩子们就几乎丧失了独立的能力,也就避免了分离。③“孩子不如我的焦虑这一代的父母,常常感觉孩子将来可能过不上自己现在的这份生活。《小舍得》中夏君山和南俪夫妇便是有这样的担忧。于是大家会更催促孩子努力学习。可问题是,我们的孩子都是很聪明的,我们的这份操心,在孩子收到的信息中,依然是那个我不如父母的真相。这种种的焦虑背后,暴露出的本质是:我们是在持续不断寻找控制感的、未完全成长起来的父母,所以我们焦虑。

4..抑郁的孩子

   这些环环相扣的焦虑之下,催生了各种各样的带着抑郁情绪的孩子。这些来到咨询室的孩子们,他们却很少疑问,因为他们对答案不感兴趣,甚至对一切不感兴趣,他们常常说的是:是我不够好。要是爸妈没有我这样的孩子,他们肯定会过得比现在好。现在这些不痛快都是我造成的。我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法了。你们别费力气帮助我了。他们更想一直被这样的无力感包围着,因为这样他们起码是安全的。其实,他们的抑郁背后是:不断地向内攻击只向内攻击,是因为孩子们的向外攻击都是父母们不喜欢的。比如当他们说,我恨你”“你这样做让我生气”“我再也不想要你们这样的爸妈了时,父母们听了之后都会很愤怒,然后就会更严厉地斥责他们,让他们承受内疚。而孩子是不会停止爱父母的,只会不再爱自己。极端的方式,便是自残、自伤。这是他们给自己的自我惩罚。跟父母的边界不清楚当孩子认同了父母的焦虑、认同了父母的评价时,父母的焦虑就成功地传导给了孩子。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只有孩子长大后在心理上把父母抛弃得越彻底,才会越健康。而恰恰相反的是,带着抑郁情绪的孩子,与父母的边界不清,关系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不会抛弃父母,他们用抛弃自己的方式来与父母断绝。

5.家庭模式怪圈何时休?

   看起来,父母不焦虑了,似乎孩子就不抑郁了。但我认为,不是不要焦虑,而是要尝试改变焦虑方向:比起在孩子五六岁时焦虑他们是否能背几百个单词,我们更该焦虑的是,当他们十几二十岁时,是否还依然对获取新知抱着极大的兴趣;与其焦虑自家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与其被过度内卷到不知东南西北,不如和孩子一起捋一捋,距离实现梦想我们还差些什么。教会孩子去焦虑自己和梦想的差距,而不是去焦虑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孩子在正常成长过程中注定会出现一些心理特征,比如一二年级的注意力不集中、三四年级的友谊问题、五六年级的身体发展、七八年级的异性好感等等,这些问题是必然要出现的,但不是我们要去焦虑的,因为它会随着成长而改变。我们要焦虑的,是他们有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相应的心理品质;父母自己焦虑,是不会让孩子产生内驱力的,这样传导出去的,只会是压力。只有当孩子自己开始为想要拥有什么而开始焦虑时,这种适度的焦虑才会真正成为他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内驱力。

   《请回答1988》中,金正峰因为身体原因,复读六年都没能成功,可他的爸爸却说,他能好好活下来就已经很好了,我都感激得不得了了,不要贪心。这个家,当然会欢迎一个成功的你,但也会为一个失败的你兜底。我想,这才是父母和家存在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