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相信很多家长对年纪幼小,却会产生例如撕碎蝴蝶、切割蜻蜓、折磨小鸟等“过分残忍”举动的孩子非常头疼,并且明明严肃禁止了,孩子却没有停止这样的行为甚至变本加厉,这到底该怎么办?
02
孩子行为残忍,语言粗暴,相信很多人已经崩溃:“这肯定是熊孩子”、“完蛋了,这孩子没救”、“这怎么教育的啊”……
其实,先不要说孩子,大人们也是有很多问题在的。
我们先暂时抛开孩子这个行为到底是个多大的错误这件事,因为虽然就算在这件事上是持有不同的观点的家长,也无一不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温柔善良、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好孩子的,相信每个家长对小孩子的残忍行为都想要向健康的一面引导,无非是采取的行为手段不同而已。
那么咱们先来看看几个家长分别引导的问题出现在哪里:
过于溺爱,反向鼓励。出于对孩子的爱而比较顺着孩子,虽然孩子做的事有点不舒服,但是依然不打断孩子的兴致,在这个地方不过于上头,保持平静其实是可取之处,但是反向鼓励的行为,很可能会导致孩子觉得这样做能够得到夸赞,而反复进行这样令大人不太舒服的事情。
更换指责对象,过分偏袒。偏袒时机不恰当,熟悉教育的人都知道,当一方在说问题的时候,另一方先不要过分偏袒,当然更不能这时候突然更换指责对象,不仅让他人处于尴尬的位置,使被指责对象的内心也会产生抱怨的不好情绪。
制止行为过于上头,理通言辞太激烈。作为教育孩子,引导的方向明确,道理通达,但是方式过于激烈,一是没有给被指责人一个好的道歉环境,更重要的是,也没有让被指责人从心里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只让被指责人感到委屈和压抑,觉得小题大做甚至很过分。
语言错误提示,行为过激。立场和方向很明确,但是语言中却出现了一个很多人容易出现的问题,叫做错误提示。通过这件事可能预想到了后面一系列不好的影响,但是不应该把这些提示直接说给当事人,这对于孩子来说,反而是一种错误的提示。比如在水边,很多人也会习惯性错误提示小孩,千万别把鞋子踩进水里会湿透,这样可能原本没打算这么做的孩子反而GET到了,原来还可以这么玩啊。再一点,声音大态度凶,也可能导致孩子更加崩溃,从而产生问题语言。
03
那么,家长肯定也不是神,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一点自己的问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样的话孩子就应该不听话么,当然不是,这里笔者只是想要说,成长是共同的,孩子和家长本来就是一同在各种场景中互相磨合,最后共同进步起来的。
那么到底这个场景要如何处理呢?我们先来听听心理学家的分析。近代最有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当孩子处于2—5岁时,是一个自我为中心的阶段,这一阶段儿童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而再大一些的5—8岁,儿童虽然思维正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
也就是说,他们即使了解规则对行为的作用,但不了解其意义。这其实也是说,这个年龄左右的孩子,是比较强调个人的存在感和意义的,就算告诉他们不能这样,不许那样,他们也不一定就此听话,即使乖乖就范了,也难说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懂了,只是驱使于权威之下,甚至如果权威不当,还会适得其反。那么到底该如何引导孩子从心底里产生真正的意识真心告别残忍行为走向温柔与爱心呢?
04
有效的教育方式:
(1)共情
共情一般是很多老师提倡用的方法,让孩子设身处地的想到对方的感受,既能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初步意识,也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对方的痛苦,从而真正能够从心里自愿停止不恰当的行为。
(2)正向鼓励
正向鼓励即是在制止孩子的时候也能站在孩子的同一方而不是对立方,对孩子是进行“确定其不会进行不当行为”的肯定鼓励,而不是直接指责他行为恶劣,例如多多妈说我们多多是好孩子,怎么会做让小动物产生痛苦的事情呢?多多从心理上就很容易接受,对,这样的事情我不应该做。
而不是类似小宝妈对小宝说,你怎么是这么残忍的人呢?这样很容易让小宝逆反甚至变本加厉:“对,我就是残忍的人。”
(3)肯定其意义,正面加大其存在价值
另外,对成长中的孩子,家长也是要不断肯定加大他存在的价值,平常对孩子做的各种好事、好的表现多加鼓励,让孩子能够时时得到肯定。有些孩子因为总是得不到关注,而产生做出另类的事情引起关注的心理,并且真的做了以后家长真的反应很大,这样孩子自然觉得这种行为有效而继续下去。
“残忍行为、粗言粗语、不配合、故意制造声响”等行为都和平常他的正面价值得不到肯定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平时孩子一直在很多方面都能显出价值,他甚至会主动避开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来保护自己有价值的一面。
写在最后:
其实别说孩子,成人也是会犯错的,小孩子在心智不成熟的情况下有一些残忍、粗暴的问题出现,家长也不必过于紧张感觉这孩子这样做肯定是完了,但是也不能过于宠溺觉得孩子做什么都没关系。
只要擅于引导,给予合适的教育,他们一定会成长为充满爱与正能量的优秀少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