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就耍赖!如何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1.
好东西真多,妈妈,我都想要
单位隔壁是一家大型幼儿园,每天下班路过都会有卖玩具的,从小朋友的面部表情就能知道家长们对玩具的态度。个别小朋友哭咧咧的几乎是被父母拖着离开,多数小朋友通过“和平谈判”“以死相逼”等手段心满意足地拿到“胜利品”离开。
有一天路过,刚巧听到几个家长在谈论家里玩具多,不买孩子就哭,价格又不贵,别拧着孩子了,买吧。而在孩子看来,不管玩具家里有没有,“现在就买”也许是他们当下最大的愿望。
3-6岁正是儿童物权建立的时候,也是规则意识树立的关键期,面对诱人的玩具买完了就放一边了下次还要,为什么家长会一再答应孩子要求?孩子想要的是玩具么?家长们面对孩子的请求是怎么想的?如果便宜的随便买,价格高的东西又如何处理?
2.
我的玩具我做主
儿童在0-3岁是和妈妈的共生阶段,在这个阶段他要不断调整自己以走向3-6岁的个体化分离时期,期间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分清“你的”和“我的”,这是你的想法我的想法,你的东西我的东西。因此要让孩子充分区分并实践“你的玩具、这是我的玩具”,以内化物权概念。
儿童2岁之内是平行游戏时期,即便很多小朋友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互不干涉;2岁以后的“争抢”开始他们的“人际交往”,争抢是他们的“社交入场券”。
这时小朋友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公共玩具要轮流玩,家长们要指导儿童接受规则,同时要帮助他们处理不能马上就玩的失望情绪,这个过程也是儿童内化规则的过程;而当玩具被抢后家长要支持并陪伴孩子维护物权,但内心不要有“就在家厉害,被别人抢了玩具都不敢要”的感觉,因为儿童会感知成人的内心。
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儿童会把玩具视作私人财产,不许别人碰,有时大人实在看不下去,强行把玩具送人,这其实对孩子是很大的伤害,因为被送人的小玩具可能是孩子世界中的“宝马”或“路虎”。所以当我们不理解孩子的行为时,要保持节制,带着尊重而不是带着评判地贴标签,例如“太抠了”等等。
儿童大概在5岁左右时进入到“交流与分享”。互换玩具成为他们这一时期的主旋律,而这时家长也无须过多干预,比如是否拿一个很贵的玩具换了一个特别便宜的玩具等等,成人和儿童永远是两个世界里的人,成人活在社会价值系统里,那里有房子,票子,车子,也就是所谓的世俗的成就里,而儿童活在生命价值中,那里的标准是爱,支持,鼓励,关注,肯定,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自然定义会不同。
从平行游戏到争抢再到互动分享需要经历几年的时间,我们越了解孩子越能够支持他们“我的玩具我作主”。
3.
过度买玩具背后的亲子“交易”
如果一个孩子见什么要什么,那他要的很可能不是玩具,也许是被世俗对待后的转嫁,玩具不过是向妈妈索爱的一个媒介。他要的不过是买的行为发生瞬间的被满足感。
遗憾的是,这无法填满内在的匮乏,当不停地用瞬间的满足以积攒和期待一个爱的大礼包到来,只会令他更加失望,因为情感的连接似乎只存在于“要”的互动中被妈妈允许与接纳的瞬间。
这么看来玩具不过是一场交易,是孩子用来获取与妈妈情感连接的“入场券”,只不过失效得有点快,这也就是让孩子一次次频繁将目光转向下个目标的原因,因为他想要更多连接。所以本该在物权成长期的他却不珍惜,只想不停地买,大人却边买边让步,买得越来越心虚。这时需要停下来,将目光拉进亲子关系中思考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家长是怎么想的?当过度地去给孩子买玩具,很有可能是在弥补无法陪伴或高质量陪伴的愧疚,如果真是这样,孩子拥有一个人在心不在的妈妈,他们是高度敏感的,能连接到妈妈内在的,于是为了配合妈妈平衡潜意识里的愧疚,用现实层面的买来达成妈妈不那么愧疚的愿望。
当然过度买玩具,也可能是成人将自己儿时的缺失投到了孩子的玩具上。当一个成人无法把握买的量,看到孩子要就给买,无法拒绝孩子哪怕一次的请求,很有可能是这个成人在当下满足的不是眼前的孩子,而是童年没有被满足的自己,当能够清晰地回到内心去感受,再经由意识层面思考,也许就能分得清是在满足谁的愿望,那买不买,买多少的答案也就清晰了。
更多的时候当不能买,家长需要陪伴孩子一起耐受这个挫折,耐受的过程留给孩子的是一种“在一起”的感觉,多年后,也许孩子不记得妈妈买什么、不买什么,或是说了什么话,但在内心深处会记得这样一种感觉,这对亲子关系或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是极其宝贵的。
如果厘清了这几个部分,你也许对“随便”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不会再纠结便宜、贵贱之分了。也就会对买或不买,买多少有比较清晰的认知了。这时,当面对孩子的请求时,可以理直气壮的“不带敌意的坚决”拒绝孩子了。
4.
如何不带羞辱感地拒绝孩子
“宝贝,你真想拥有这个玩具,可是妈妈不让买,你又伤心又失望;也许还觉得很不公平,为什么别的孩子妈妈给买,你的妈妈不给买?别人的都是好妈妈,而你的是坏妈妈,你真生妈妈的气呀;宝贝,你想哭就哭吧,妈妈陪着你......”
这是一个完整的当孩子被拒绝过程的呈现。其间,有对拒绝孩子行为温和而坚定的坚持,也就是规则意识和界限感的确立,不管孩子怎么闹都不给买;有对孩子行为的接纳,你想哭就哭吧;有对孩子内在感受的配对认知,伤心、失望、生气、感觉不公平......
不管孩子如何哭闹,妈妈都守界线,内在清静、干净,没有丝毫的恼火,这就是不含敌意的坚决。尊重的,平和的,情感连接的,从里到外,从语言到动作、表情等非语言信息一致的,而不是头脑、说教、指责、道理的,经由妈妈温和的语言传递出来,这就是不含敌意的坚决。当这样的拒绝给到孩子,孩子是不会有羞耻、内疚或不配得感的。
儿童从2-4岁起开始确立规则,“想要”有时只是测试被大人允许的范围。并不是什么要求都答应就是好的亲子关系,因为儿童在规则确立期,要不断透过和成人的互动来试探自己被允许的界限,如果成人一味退后,一旦超出孩子心理预期,反而令他有很强的失控感,他的试探有时仅仅希望透过大人把持住的界限将积压已久的情绪代谢出来,因为他盼这个界限已经很久了。所以规则确立期,儿童是需要父母安全、温和的把持界限,陪着他好好哭几场的。
儿童会在父母的接纳与限制中获得尝试情感连接,让孩子被爱的场域紧紧包裹。这个过程教会了他尊重、接纳的沟通,不断调整自己的请求并学会坦然面对和接受,规则就在完全没有屈辱感的情形下一次次建立起来。知晓了这些,你还会对孩子的限制心存恐惧吗?你还会质疑对孩子的限制会影响他日后的成功吗?
小孩子有很好的记忆力,带着爱与情感买的玩具他会记住并保留很久,在他们看来每一份玩具不只是玩具,还带着一份爱的能量。
我认识一个很富有的家庭,家长开着豪车,给孩子买玩具从来都是去批发市场成批的买,甚少去商场柜台。我猜测这个家长不知道孩子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不同,玩具在他们眼里有着和成人视角不一样的意义。玩具不在量,在是否有爱的能量植入;孩子要求更多没关系,在于成人是否能温和而坚定的坚持、不带敌意的坚决。
一个早年被“懂事”“听话”过度限制的孩子,一定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去释放曾经被束缚的部分,有的是无意识,有的则已经上升到意识层面。没关系,一边是家长有限的放开,一边是应对孩子失望的情绪。江湖上混,欠的迟早要还的。什么时候意识到都不晚,家长放开时不要带着愧疚与担心,要转换成理解、尊重与祝福。
如果你带着“我都满足你了,你怎么还这么得寸进尺”的能量,这于事无补并且会让孩子承接更多的羞辱,进一步破坏亲子关系,因为你放开得不清爽,隐藏着一份附带条件和要求的“商业合同”,而非带着爱与尊重的修复。
儿童是天然的侦探,他们会嗅到商业气息的味道并感受到被伤害;当儿童已经直达你的底线,“不带敌意的坚决",温和坚定地说"不",然后真情的陪伴,这也许是当下最温情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