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低的人,往往看什么都不顺眼。“为什么看谁都不顺眼,对什么事都看不惯?”有个知乎高赞回答一针见血:“当你从20楼往下看时,看到的是良辰美景;从2楼往下看,遍地都是垃圾。人要是没有高度,心里装的都是偏见;人若是没有格局,眼里只有鸡毛蒜皮。”
俗话说,人+山=仙,人+谷=俗。高度不够的人,身处谷底,怎么看周围都是山谷,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层次高的人,站在山巅之上,有更广阔的视野,怎么看周围都是好风景。站得低了,总能听见他人在背后窃窃私语,心中难免生气;站得高了,看不清也听不见,曾经的痛苦自然也就没了。格局不够的人,看谁都不顺眼;修养不足的人,跟谁都处不好。看不顺眼的人,无视就是最大的蔑视。不与傻瓜论短长。
你会经常遇到看不惯的人和事吗?看别人不顺眼时,是什么心理在作祟?想要克服这种心理,又该从何做起?今天,我想跟你一起探讨,这背后可能存在的一些原因。
指责型人格:三观不同?杠精?
心理学归因:空船理论和投射效应
看不顺眼的人:丈夫/儿女/婆媳/同事
如何减少“看不顺眼”的人格障碍?
01指责型人格三观不同?杠精?
指责型人格是指喜欢挑刺,看谁都不顺眼的人。
不知你身边是否有个这样的人: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但他永远都在怪你。出门忘记带伞被淋雨,却指责你没提醒他。工作绩效不达标,却怪罪是你没用害了他。只要不如意、不顺心,就撒火甩锅,把责任推到你身上。……
这就是典型的“指责型人格”,又称刺猬型人格。在指责型人格的人眼里,没有是非,没有对错,只有自己是绝对正确。就像刺猬一样,似乎总是带着“刺”,一旦靠近,很容易成为他的谴责对象。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指指点点,彰显自己的智慧。俗称,站着说话不腰疼。和“指责型人格”的人在一起,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你迟早会陷在痛苦、委屈等负面情绪的泥塘里无法自拔。时间一长,想不抑郁都难。
杠精网络上有一个词叫“杠精”, 是形容那些特别热衷于抬杠的人,他们总是和别人唱反调,以此来获取快感。每个人身边总是能找到那么几个爱抬杠的人。你说年轻人要努力工作,他说:“呵呵,没有背景再努力也没用。”你说多读书可以增长见识,他说:“就你会装。”你说这个品牌的手机不错,他说:“一看就没用过好的。”杠精就是如此的不谈逻辑。不论你说什么,他们都要和你唱反调。越爱抬杠的人越是满身戾气,看什么都不顺眼。那些喜欢在言语上争高低的人,往往很难有所成就。三观不同?经常听到有人在吐槽:“三观不同的人在一起,实在是太累了!”你喜欢吃榴莲,而Ta讨厌那个味道?Ta看不惯,说真恶心。我觉得某部电影有趣,而Ta觉得一般般?Ta看不惯,说真没品味。......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看不顺眼的人或事。这种“看不惯”,很多时候是因为他(她)和自己不一样。沉闷内敛之人,对那些口若悬河的人看不顺眼;个性张扬的人,又对拘谨讷言的人颇有微词。因为这种不一样,人和人交往中就容易心生间隙和猜忌。看不惯别人之前,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02心理学效应:投射效应,什么是空船理论?
"空船理论"是《庄子·山木》提出的一个寓言,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前面一只船正要撞过来。这个人喊了好几声没有人回应,于是破口大骂前面开船的人不长眼。结果撞上来的竟是一只空船,于是刚才怒气冲冲的人,一下子怒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其实你会发现,生气与不生气,取决撞来的船上有没有人!这就是著名的“空船理论”。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看法,看法又决定了做法,做法指导了行为,行为导致了结果。《乡村爱情》里有句很经典的台词:“怎么你到哪儿,哪儿都大环境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你的心是怎样的,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样的,你的生活如何,取决于你自己。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他们利用大脑扫描仪,搜集了人们在听到不同语言时产生的核磁共振图像,分析他们脑内的神经变化。结果发现,当“你好笨”“你真差劲”等指责型词句出现时,会刺激大脑释放大量的皮质醇。这种激素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抑郁,损害逻辑推理、语言处理、情绪表达等能力。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言语上的讽刺,无异于在灵魂上刺痛一刀。有些人,通常看不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就爱用语言挑毛病。我明明是为了他好,为什么他不领情?这是一种心病。这在心理学上叫“投射效应”。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你对他人的看法和态度,折射出你内心的境界。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看别人是什么样。当你看别人不顺眼时,自身的问题最多。
03看不顺眼的人,家庭/儿女/婆媳/同事
亲密关系的不顺眼中国大多数家庭矛盾,都是一场隐秘的权力斗争。一个家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个“总是正确”的人在一些低层次的家庭里,总有人想通过抬杠的方式征服对方、改造对方:我是对的,你要听我的。他们不讲事实,不谈逻辑,只为了抬杠而抬杠,甚至不惜伤了家人的心。这种人的家庭,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家庭中需要的不是一个事事正确的人,而是一个懂得事事包容的人。
收起自己的争辩欲,把家人的感受置顶。意外发生了,你在想办法尽量弥补,却一而再再而三被对方数落: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你有什么用?当事情发生时,指责是最无效的做法,不仅挽回不了损失,只会将矛盾放大。最好的家庭关系,无非是少一些指责,多一些换位思考。遇事时的一万句“都怪你”,不如一句“没关系”。看丈夫不顺眼改造家人,往往家庭就散了。上次有个来咨询疗愈的妻子以“为这个家好”的名义,给丈夫制定了一系列改造计划,要求他严格遵从。比如,为了让丈夫赚更多的钱,逼迫他去考职业资格证;为了让他戒掉游戏,把家里的wifi断掉。妻子不厌其烦的改造,令丈夫不堪重负。两人虽还没到离婚的地步,但丈夫已经搬出卧室,称“先分开冷静下”。人不是机器,是不能拿来纠正的。放弃“自以为正确”,不对伴侣指手画脚,家庭关系才能牢固。戒掉“自以为是”,卸下套住家人的枷锁,家庭才能幸福和顺。
看孩子的不顺眼最可怕的谋杀,就是谋杀一个人的精神。临床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语言虐待”,又叫“隐形精神暴力”。否定你的人,就像是慢性毒药,以不经意的方式悄悄地摧毁你。向孩子输出刻薄或是难听的话语,就是在狠狠伤害孩子。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曾对两千多名青年展开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59.7%的人认为“打击式”教育,会让自己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46.5%的人认为会导致性格叛逆,自暴自弃。
婆媳关系中的不顺眼不管是婆婆还是儿媳,无论好赖,就是看她不顺眼,这其实就是没缘分。人和人是讲究缘分的。有缘时,你的一举一动都顺眼,怎么看怎么欢喜。无缘时,一举一动都像是眼里进了石头,越看越难受。婆媳缘分简单分为三层:第一层,如果见面不到三分钟就能掐起来,相看两生厌,那就是无缘。第二层,婆媳能相处的平平淡淡相安无事,能做到相敬如宾,就是缘浅。第三层,就是缘深。比如郭*婷和她婆婆,婆婆看她宠爱的眼神能拉丝,嘴角总也压不住的往上扬,主打一个藏不住的喜爱,婆媳之间都在相互成全。职场江湖中的不顺眼在江湖,免不了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你特别讨厌某个人,认为他是小人,那他不论做什么,你都会看他不顺眼,甚至跟他对着干,不死不休。这真的就明智吗?未必如此。行走世间,难免会遇到三观不同的人,不称心意的事。若一一针锋相对,处处锱铢必较,只会给自己找不痛快。人的思想如果开始走向某个极端,待人处世的方式也会充满戾气。不是每件事都能分出是非黑白。很多时候,越爱计较越出错,愈是争辩愈烦扰。与烂人纠缠,为烂事费心,是最不明智的生活态度。做人最大的忌讳,看谁不顺眼,就跟谁作对。无视、就是对一个人最大的鄙夷。你在乎他,才会跟他斗。
04如何减少“看不顺眼”
带来的人格障碍呢?修养不够亦舒有句话说都很对:“每个人说另外一个人,道理总是一箩筐一箩筐,丈八的灯,照见别人,照不见自己。”做人最忌讳的,莫过于用自己的尺子去度量别人的人生,把别人的生活放在自己的天秤上称重。很多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价值观凌驾于别人之上,强行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殊不知,每个人都有自己行为处事的标准,谁也没有义务要按照你的标准行事。看人不顺眼,根本原因是修为不够。“心中有什么,看外界,就会有什么”。
改变自己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里写过一句话:“丑人照镜子,总看不到自己多丑,只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美。”想要改变别人永远是愚蠢的想法,真正的聪明人先改变自己。在与自己不同的人身上学会反躬自省,学会求同存异。放低姿态,不断修正自己,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情绪平稳情绪,与生俱来,人人都有。一定会有人讨厌你,你也有可能会讨厌别人。而这些情绪,往往是来源于一些我们不认同,看不惯的事情。但总有一些人,活得云淡风轻,只专注自己,从不会被外界所扰。
情绪是人的本能,是身体做出的真实反应。聪明的人不会被情绪控制,而是懂得控制情绪。提升自己的能力看人不顺眼,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你离不开他,如果你有能力离开这个看不顺眼的人,又何必老是虐待自己?因此,停止抱怨,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吧,等有了能力,就看谁都顺眼了。管好自己,莫渡他人。你有你欣赏的,我有我喜欢的。有段总结很精辟:
你走路时,看不惯来往的车;
你开车时,看不惯走得慢的行人。
你当老板,觉得员工没有责任心;
你是员工,看不惯老板太抠门。
你是商人,讨厌顾客总挑剔;
你是顾客,又看不惯老板太暴利。
其实大家都没错,只是位置不同而已。看别人不顺眼,亦或是别人讨厌你,记住以下三句话,其实你就赢了。“你可以看别人不顺眼,这是你的自由;但永远不要把自己的脚,伸进别人的鞋里。就算你是对的,也没必要证别人是错的。”我们看不顺眼的人或事太多了:可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换位思考改变自己,一想就通;把责任推给别人,一想就疯。永远不要把让你内耗的人请进生命。主动筛选,择诚而处,择善而交。看什么都顺眼,是一场修行,去掉执念,尊重差异,开阔心界和眼界。
这场修行是每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余生很贵,不是谁都能分走你的时间。拥有百态心境,就能看到百变风景,拥有百变风景,心中自无是非。待时间过去,你会发现,过往那些看不惯的人或事,不值一提。文章转载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