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抑郁,70%源自青春期---孩子叛逆期,家长应该这样做

发布人:李娜 文章来源:转发

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会有这种感觉: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很多东西就变了。从前那个窝心的小棉袄,变成了脾气古怪的小恶魔。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句话,哪一件事,会突然惹毛他。也不知道下一刻,他又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吓,比如逃课了、玩游戏了、早恋了…更让人郁闷的是,你管,就是针尖对麦芒,得斗智斗勇,而且他能比你更狠;你不管,看他一天天“不务正业”,内心又焦虑无比。总之就是一句话,青春期的孩子能气死人!

其实,这是对青春期孩子最大的误解。所谓的“冲动”“难管“问题”和“叛逆”,不过是我们单方面给孩子贴的标签。孩子的这些行为,都不是无理由、无意义的无理取闹,而是有原因的。一旦我们了解了这些原因,就能更好的与青春期孩子相处,最大程度的减少亲子冲突和悲剧。没有哪个孩子,会毫无理由变得叛逆。我们总说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却没想也许有问题的人是我们。如果不深入了解,就不会发现真相!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有力量之后,就开始了反抗。而种种反抗,皆是对“得不到爱”的反抗。我们在指责孩子的问题时,也正好暴露了我们管教的弊端。所以,我们也应反省:以往,我们是否太控制/太纵容/太忽视孩子了,才让他这么想反抗我们,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果孩子变了,我们仍停在原地,不肯去调整,那亲子间的矛盾冲突,只会日益加深。孩子也会因为被错误的对待,伤痕累累。有研究证明,青春期被家庭迫害的孩子,犯罪率和自杀率相当高。此外,他们还会发展出自虐、自残、自贬、自卑等特质。甚至,成人的抑郁,70%都源自青春期。

除了过往教养方式埋的雷,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还与孩子本身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有关。从生理层面上讲,孩子步入青春期后,开始作为生命的主体苏醒。心理学上,把这个阶段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渐渐增强,不再全然信任父母,对周围的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开始有顶嘴、质疑、对抗等“违背"成人要求的叛逆行为。看似叛逆,实则是为了在心理上进行“断乳”实现和父母真正意义上的分离。从生理层面上讲,青春期的孩子,大脑会发生很大变化。大脑内控制情绪反应的边缘系统,在12岁左右会发育成熟。而负责理性部分的额叶,却发育缓慢,从而造成孩子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爱走极端火气大。此外,他们体内的压力激素水平不稳定,也会导致他们喜怒无常,一会儿充满干劲,一会儿跌落低谷。所以,他们变得不可理喻,不一定是故意的,他们也可能很混乱迷茫,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如果不了解这些,我们就容易误把孩子的一些行为,当成叛逆去压制,结果反让冲突升级。

青春期作为从儿童过渡到成人的特殊时期,但并非注定是一个困难、不可控的时期。只要我们愿意去改变,去学习和成长,青春期也能变成“黄金期”。

1.接纳孩子的变化,保持尽量高的涵容度。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幼稚与成熟之间,依赖与独立之间,难免会做出一些荒唐、无用、特立独行的事情来。这些行为,我们虽然不能认同,却需要去接纳。因为孩子和我们不一样,我们规划好的路线,只是臆想,不是孩子真实的人生。只有拥抱变化,允许孩子去探索、去试错,孩子才能在客观真实中,构建完整独立的自我。比如孩子变沉默了,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不愿与父母共处一室。那我们就尊重他的意愿尽量少的去打扰他。等他想通了,明白了,自然会出来。又比如孩子爱打扮了,涂个指甲油,买支口红,不要急着去阻止,觉得孩子堕落了。试着去欣赏孩子的美,引导孩子发现真正的美。当我们和她站在同一战线时,她才可能愿意听取我们的建议,不走歪路。所以,孩子的行为只要不出格,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不镇压,不逃避,接纳孩子的变化,不把青春期的特点,当缺点去纠偏。当我们保持了尽量高的涵容度时,孩子更容易看见我们的爱,也更愿意遵守我们给的底线。

2.两少两多,遵循“孩子不求助,家长不施助”的原则。教育专家负劲松曾讲过一个案例。高考报志愿时,有一对夫妻因为心疼儿子学习压力大,且家里电脑又坏了。于是折腾了好久,问了很多人,跑了很多地方,悄悄帮孩子把前期工作都做了。本以为儿子会很感动,结果儿子却很不屑地说:“绑APP,弄电脑这些,你们能有我擅长?”言下之意,儿子怪他们瞎折腾。

父母满腔的爱意,在他那里就是多此一举。心理学家吉诺特说:"十几岁的孩子,对不请自来的关注和建议感到愤怒。青春期的孩子,不再像幼年那样,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和帮助。他们成人感很强,父母话多了,干涉多了,哪怕全是好心,都会被视为冒犯,会伤害到他们敏感脆弱的自尊心。尤其是前期错过了孩子成长,或者用错了教育方式的父母,此时的“保命法则”,就是:少说少做,多关注多耐心,孩子不求助,绝不轻举妄动。

3.坚定陪伴,给孩子时间去成长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脆弱,自尊心强,常常宁可自己陷在泥沼里,也不向父母示弱。而陪伴,不仅是爱的情感传递媒介,也是一切教育得以发生和进行的前提。叛逆的孩子,表面看着想和父母拉开距离,内心却非常需要父母的爱和帮助。所以,即使孩子看起来再讨厌我们,再嫌弃我们,我们都不能不管孩子,更不能对他说“你爱咋咋地,我不管你了"这种气话。当父母能像一个巨大的容器,稳稳地接住孩子,陪伴着孩子时,孩子内心的爱和安全感就会很足,就不容易到外面去寻求这些东西。但接纳、少管,不等于纵容,必要的底线还是要守的孩子叛逆时间过长,或叛逆程度太深,踩到了底线时,比如厌学、打架斗殴、自虐等,我们最好还是请求专业的帮助,积极进行干预。

4.青春期,是父母和孩子都要经历的一场阵痛。有研究表明:11岁到18岁,孩子的不良行为呈抛物线分布。15岁达到峰值18岁又回落到青春期之前的样子,而且比11岁时状态更佳。再拧巴,再叛逆的孩子,绝大多数都会回归正常。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将决定他们今后的人生质量。

好的应对方式,是学会相时而动,保持一颗强大的内心,用包容和接纳,耐心和陪伴,去帮助孩子走向独立。青春期不是问题期,它就像毛毛虫必须作茧自缚,再破茧而出,最终化身美丽的蝴蝶一样,是个必经的过程。理解孩子的挣扎,期待他的新生,给他足够的爱和合理的要求。等孩子破茧而出时,他定然会感激今天理解陪伴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