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如何改变孩子的大脑------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以下文章来源于上海物质成瘾诊疗中心 ,作者陈雨舟
“天天回到家就刷短视频,放学回家路上也看个不停!”
“好几次抓到他边看短视频边写作业。”
“沉迷短视频后,她各科成绩都下降了不少。”
“一放假就在家里刷短视频,不跟同学出去玩、人变得内向、视力下降、体重
飙升,再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啊?”
……2023年12月23日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显示,我国未成年短视频用户规模超1亿,其中11.9%的未成年用户在工作日
平均每天看短视频超过2小时,7.2%的未成年用户在节假日每天看短视频超过
5小时。77.5%的家长表示担心孩子看短视频上瘾的问题
短视频,这种网络时代的新兴产物,可能正在改变当代孩子的行为和大脑。
1难以集中的注意力
当我们做一些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的活动,例如阅读、推理、写作、书画时
,需要启动定向注意(directed attention)的功能。这是一种抑制分心、保
持并适当转移注意的能力,由大脑的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所驱
动。
人的前额叶皮质到25岁左右才能发育完整,在此之前、尤其是成年之前仍具有
高度的可塑性。然而,短视频平台恰恰塑造了一个不需要保持专注的环境,如
果这个视频不感兴趣、那就马上滑动至下一个视频;即使刷到了感兴趣的视
频,注意的保持时间也不过是15秒左右。专家表示,如果孩子的大脑习惯了不断变化,那么大脑就很难适应变化不这么快的其它活动。所以,一些家长表示
自己的孩子再也没法坚持看完40分钟一集的动画片,就更别说是看书或是专心
写作业了。
2逐渐丧失的兴趣
一位家长表示,自己今年才3岁的孩子迷上了看短视频之后连最喜欢的童话书、动画片都不看了:“以前我一回家,她就让我陪她看书、搭积木,最近非缠着我要手机玩,真让人担忧。”
研究发现,观看个性化短视频会激活大脑内的奖赏系统并释放多巴胺(一种兴
奋性神经递质),使得大脑将其与快乐、愉悦相联系,诱发再次做出该行为的
渴望。
此外,相比其它娱乐活动,短视频的“优势”在于其极短的活动时长。一方
面,这代表着看一集动画片的时间可以看上百条短视频;另一方面,这意味着
刷短视频的行为在短时间内被不断强化,脑中激增的多巴胺可能诱发成瘾。所
以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会选择短视频,因为那里有很多快乐,有可以不断得到
的、即刻的快乐,虽然这些快乐可能只是短暂的、空心的。
3风云变幻的情绪
孩子花在手机屏幕前的时间越多,与人的互动就越少,练习识别他人情绪、体验他人情感的机会也就越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此外,由于人体的内稳态机制,当多巴胺浓度长期过高时,多巴胺受体的数量
就会下降,每单位多巴胺的效应就会减弱,这意味着要获得先前同样的奖赏需
要更大剂量的刺激,从而产生对刺激的耐受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孩子会不断
地刷视频,却越来越难以感到满足和快乐,反而更会有一种无聊和疲劳的感
觉。一旦家长试图强制收掉手机或让孩子停止观看,孩子的大脑就会进入多巴
胺赤字状态,巨大的落差会让孩子出现情绪波动甚至更加冲动的行为。
4不求甚解的思考
如果说阅读一本书是大脑在主动建构故事逻辑、人物关系,那么看短视频则是大脑在被动接受自动播放的图片、声音、动作等不需要思考的碎片化信息。长此以往,孩子大脑中主管高级思维的前额叶功能就会退化,认知能力和记忆力可能随之受损。
另外,短视频用最生动的方式将生活中、社会上的一些复杂现象标签化,而孩子此时尚不具备很强的分辨能力,他们更倾向感知什么是新鲜的、时髦的,由此可能习得社会所不认可的价值观。当孩子们习惯了在不思考的情况下接受信息,也就丢弃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孩子会厌烦对复杂事务和文字的理解,自然他们也很难爱上学习、投入学习。
5预防短视频成瘾的建议
社会角度
加强青少年短视频防沉迷工作,制定并执行相关法规对短视频平台进行监管,减少不良低俗及诱导性内容传播,完善青少年模式的设置,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短视频的时间,保障其正常的学习和睡眠。
学校角度
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数字媒体所带来的影响,做好对学生
的网络价值观教育,培养对网络内容的批判和辨别能力。
家长角度
家长应做好监督教育的工作,与孩子制定明确的规则,例如使用时间、频次
等,并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同时,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建立沟通和信
任,培养孩子多元的兴趣爱好,让孩子从屏幕中走出来。
个人角度
合理分配时间,将短视频融入生活、而非主导生活;制定个人目标和规划,为理想而奋斗;营造专心投入的环境,无论学习或娱乐;增加社交、培养爱好,真正的幸福快乐存在于现实当中。
总结
短视频推动了时代的进步,在小小的屏幕中打开了一扇通往斑斓生活的窗。然而科技的发展始终是把双刃剑,有人在其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也
就有人迷失在闪烁的虚拟幻境。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作为研究者、管理者、家长以及老师,我们有义务和责任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走出屏幕、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