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现状研究

发布人:zhangzhaoxia 文章来源:

产后抑郁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现状研究

产妇经历妊娠、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会出现一系列心

理及情绪方面的变化,大部分产妇能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适应产褥期生理及心理变化,但也有一部分产妇不能适应这

些变化而发生心理失衡,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抑郁症通常在

产后2周后出现症状,以产妇产后孤僻、爱哭、失眠或嗜睡、

注意力难以集中、疲乏及食欲不振、悲观厌世、淡漠、有自

杀倾向等为特征。产后抑郁症不仅会影响到患者自身的情绪,

还会影响到婴儿的成长以及家庭的和睦。

产后抑郁症发病率

产后抑郁症通常在产后2周后发病,可于3个月-6个月自

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

的复发率。产后心绪不良(MB)较为常见,其发生率欧洲和北

美为50%左右,日本为25.8%,我国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研

究报道,国内不同省市调查的发生率约为7.60%~11.61%。

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

1、内分泌因素:女性从怀孕到分娩机体内激素水平变

化很大。孕早期HCG和人胎盘生乳素(HPL)升高,孕晚期AcTH

分泌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皮质醇水平升高。雌激素

和孕激素分泌增多,产后HCG和HPL迅速消失,雌激素和孕激

素急剧减少,催乳素(PRL)水平迅速升高,这一系列内分泌活

动的剧烈变化,影响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及神经递质的变

化,从而促进了抑郁情绪的发作。

2、精神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精神障碍的潜在因素,过

去有过抑郁型精神病者,特别是有抑郁家族史的产妇在产后

更容易发生抑郁。由精神障碍遗传因素的研究发现,人群中

抑郁障碍患者一级亲属的患病率高出一般人群的30倍,有抑

郁障碍家族史者约为50%。双生子研究显示,有精神病家族

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

说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妇女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

3、心理因素:女性在怀孕生产阶段承受着极大压力,除

了体内荷尔蒙的剧烈变化、生产过程的痛苦、体力的消耗外,

同时在心理方面也必须面对角色的转换以及生活适应的问题。

若没有给予产妇适当的照顾与支持,产后心理疾患发生的可

能性极大。调查显示,50%-70%的产妇对分娩存在紧张、恐

惧心理。以良好的心态对待这一过程,才有利于身心健康。

大多数妇女在孕期和产后都会出现暂时性的心理“退化”现

象,她们的行为会变得很幼稚,心理处于严重不稳定状态,

难以应各类生活事件,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在个体情绪、动

机、需要等各方面的影响更容易造成她们情绪上的不稳定。

4、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其中家庭因素、

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等均能影响产妇心情。目前社会仍存在

重男轻女思想,部分孕产妇受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对分娩

女婴产生焦虑,这一群体集中在农村地区文化程度较低的孕

产妇,占56%。孕产妇的家庭条件如:夫妻分离、居住拥挤、

经济困难、父母不在身边等可导致情绪低落,其中家庭的经

济状况也是影响产后抑郁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同时再发生

一些负面的生活事件,如分娩不顺利、新生儿疾病、母乳不

足等因素,则会明显增加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4、分娩方式: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孕妇来说是一个艰难的

过程,不同的分娩方式均可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剖宫产对

产妇的心理会造成更多的不良影响,有并发症、新生儿送ICU

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分娩者。研究认为:

各种不良因素如产时并发症、产钳助产、对分娩疼痛的恐惧

心理均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罗秋华等的研究证明:抑

郁是疼痛导致的间接后果或固有的一部分。孕妇心理上的紧

张与恐惧,术后切口疼痛,甚至出现产妇或新生儿并发症时,

使精神紧张程度加剧,这种精神状态持续而未能得到有效的

疏导及处理时,则易发生产后抑郁症、焦虑症。

5、产后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不但是抑郁症的症状之一,

同时也是导致抑郁发生的因素之一,并且随着睡眠障碍的加

重,抑郁症也加重。说明孕妇在妊娠期有明显的睡眠紊乱、

焦虑及躯体化症状。

产后抑郁护理干预对策

1、加强健康教育:在产科门诊定期开展孕期保健知识培

训,通过电视、发放孕产知识手册、悬挂宣传画等方式向孕妇

宣传孕产期产后康复知识、分娩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产褥

期保健等,使孕妇对生理变化有初步的了解,掌握一些产后自

我护理和护理婴儿的能力,树立起正确的生育观和良好的健康

行为。另外,在为孕妇本人提供健康教育的同时,应尽可能把

教育面扩展到能够给孕产妇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家庭成员(丈夫

及婆婆)及相关社会支持群体,让他们认识到产后抑郁症的重

要性,不但在生活上关心孕妇,更应该在思想上给予她们充分

的关注和理解,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2、改变产科服务模式:首先,应加强医护人员的精神医

学知识培训,以提高妇幼保健机构医师和护士对产妇产后抑郁

识别处理能力。其次,应积极开展以产妇为中心的产科服务模

式,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和人性化服务,使

产妇在认知、情绪、心理方面不断调整,减轻焦虑情绪,从而

增加了正常分娩的概率,减少了难产、剖宫产及分娩并发症,

使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相对减少,同时降低了产后身心障碍

的发生。

3、关注产后身心变化及时处理先兆症状:产后2周是产后

抑郁症的高发期,需创造一个和谐而又温馨的产后休养环境。

针对产妇产后心理脆弱、依赖性强的特点.医护人员要尊重产

妇,提高产妇喂养和照顾婴儿的自信心。产妇出院前,了解产

妇的心理变化,取得家属的理解和帮助,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尽可能避免诱发产后忧郁发生的因素,对于已患有产后抑郁的

产妇,此时家人及医务人员要使用一些鼓励及劝导的语言,不

厌其烦地对病人进行心灵上的开导,使病人肯定自身的价值,

同时,鼓励产妇积极参加一些适宜的户外活动,引导病人自我

调节情绪,重新树立起照顾婴儿和喂哺婴儿的信心,逐渐促进

母子感情。此外,对部分重症病人可实施必要的一些药物辅助

治疗措施进行辅助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