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种预期性焦虑呢?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焦虑源于“现实与可能、当下与未来”之间的不确定性。
而不确定性,会带来不安全感。
对于未感染的人来说,“感染”的后果是不确定的、未知的。
而每个人对不确定的容忍度都不一样。
对不确定性容忍度太低的人来说,感染新冠的未知非常可怕,担心会让自己失去对生活的掌控。
尤其是有“软肋”的人,很容易把事情往最坏的方面想:
“万一我的父母,就是那个得重症的小概率人群呢?”
“我不是担心自己,只是害怕肚子里的孩子会受影响……”
“妻子本身就有基础疾病,万一这个病真的给她留下后遗症呢?”
而为了快速解决面对新冠感染的不确定性,有的人会采用2种极端方式。
一是回避。
比如在疫情放开相关的新闻评论区里,有很多人会强烈要求“恢复管控”“恢复常态化核酸”等。
他们觉得,只要继续管控,一切不确定性后果都不会发生。
二是摆烂躺平。
“反正早晚都要阳,不如早点主动阳,还能避免医疗挤兑”。
这几天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也看到有些人在外干脆不戴口罩了。
他们觉得等待感染的过程是痛苦的,宁愿提前选择确定感染的后果。
当然,这种焦虑不完全是坏事。
适度的焦虑,其实是来保护我们的。
弗洛伊德认为,当人们面对挫折时,心理上会出现本能的应激反应,比如压抑、否认等。
这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启动自我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内心的安宁。
如果你在这段时间感到恐惧、焦虑、压力,其实是你的身体在建立防御机制,来为接下来的生存和安全感做准备。
比如激发你的主观能动性,适度准备药物和防疫用品,主动调节心态等,更好地适应防控放开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