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躺平,不内卷,当代青年路在何方?

发布人:李娜 文章来源:转发

不躺平,不内卷,当代青年路在何方?

原创 曾奇峰

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

结合现状,大家自然很关心一件事情:在“躺平”与“内卷”之间挣扎的中国青年,该何去何从?

对此,共青团中央在经过了大量的调研之后发现:

成功靠努力得来仍是青年的主流观点,只有极少数真正躺平,不懈奋斗的是大多数。结论认为,青年口中的佛系和躺平,是缓解压力的调侃和情绪表达。

在《人世间》里有一句旁白:青年之所谓之青年,乃因有青春为伴;而青春之所以宝贵,乃因它和种种的希望如影随形。

于大好年华之中早早躺平,这显然不是青年的原发动力。

我也相信,丧归丧,只要不是彻底地“摆烂”,以躺平的姿势来反叛“内卷”的裹挟,是青年为自我觉醒提供的一次机会,让“奋斗了,还是一无所有”的悲凉,更少一些,借以重新定义自己的活法。

不主动躺平,就被动内卷

首先,没有人会无故选择躺平,躺平是针对内卷来的。

看到一个网友的留言,“不要只关心年轻人的精神生活,更要关心年轻人的物质生活”,第一反应是忍俊不禁,但马上就明白他的切身之痛。

没错,这一代年轻人普遍在相对富足的物质生活中长大的。在不被“带偏”的情况下,当物质上无需担忧,精神上的自我意识、对意义的追寻和思考其实是更强的。正常来说,他们不缺精神生活。

但是,当年轻人步入社会需要自立门户,父母的经济庇护不再成为铠甲,大城市里四下望去,奋斗几十年也买不起广厦一间的时候,物质生活就真的成了难题。

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在某个访谈中提到:有研究生表示,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在深圳买房,结果房价磨灭了理想,每天过得很沮丧。

身处内卷漩涡中,特别扎心的事实是:诚实的劳动变得没有意义。

这相当于父母直接告诉孩子,如果你不做出傲人的成绩来,你就什么都不是。

朴素真实的人,没有立足之地。如果家庭和社会充满了这样的风气,是我们所有人的悲哀。孩子将顶着躯壳行走,心是空的。

当一些被社会传颂和推崇的目标,怎么努力也无法达成的时候,会引起个人内在过度的挫折,陷入抑郁状态。

表面上看,因为买不起房子导致抑郁;再深一点,是担心丧失重要他人的爱;最原始的部分,是对关系的渴求。

从心理动力上来说,抑郁本身是自恋的退行,是在跟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吃了亏而切断连结的状态,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躺平了。

因为,孩子始终未从父母或社会那里获得一个明确坚定的讯息:遵从本心,不必走别人的路。


被卷而不自知

很多时候,我们活在一些既定的文化或者集体无意识中,每当出现一个刺激,就不假思索给出社会认同的反应。

在复旦,导师布置学生一篇3000字的论文,就有人能写出25000字来,搞得其他同学熬夜迎头赶上。最后导师不得不硬性规定不许超过5000字,叫停内卷。

一年轻朋友跟我说,加班不要紧,干多少活儿也没关系,最快乐且踏实的事情是在无数次加班中,偶尔几次被突然出现的领导撞见。

那一刻,彼此就确认过眼神了,印象加分,卷的值得。

在这种模式中生存的人,最大的风险是把自己推入了单一的价值评价轨道。

等发觉实在走不下去的时候,又很难撤回在内卷氛围下的认同和依赖,心里始终有种恐惧在盘旋:

不是这样的人,我能是什么样的人?好像除了被卷,别无选择。

甚至,我们不允许这种恐惧冲到自己的意识层面,使用合理化的防御机制,来避免体验撕开外界认可之下,内心更加巨大的空洞和无价值感。

我不让自己知道被卷了,如果知道了又无力改变,那将是比被卷更可怕的事情。

我们不敢面对自己,是因为从小到大被敷衍对待,喜怒哀乐没有被父母真正重视和承认过。


在成长过程中如果这个过程被忽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更习惯于从众,而不能寄托于自身的价值。

正如南希·麦克威廉斯说道:父母潜移默化的信息“你和我不一样,你现在什么都有”是孩子困惑的始作俑者——没有人能拥有一切,每一代人都会面临不同时代的困扰。孩子将自信自尊与父母的目标相连,是一种极其有害的传承。

这也让我理解,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在做选择的时候显得很纠结。如果说让一个人觉醒并不难,那么最难的是让TA放弃已有的选择。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当来访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能够将自己目前状况与人格因素联系起来理解自己时,并不一定马上发生改变,或者要持续在旧模式里待很久。

除了恐惧,他们还需要战胜因放弃而产生的羞耻。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走别人的路,就无路可走;这是青年中很大的一拨困惑。

我们的文化告诉青年,做事要坚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废;父母的养育,在心理上给孩子形成“忤逆父母,代价很大”的严苛信念。

在无法克服羞耻之前,他们只能用“我不知道”、“我不确定”来对自我进行混淆视听。

不想躺平,也不想被卷,路在何方

在没有确立新的方向之前,觉醒是痛苦的,但只有挺住不倒退回去,才能迎来重生。

一方面,我们呼吁社会要给青年更多真正的希望与导向,这个真正的希望,是像3.05米篮筐高度那样“跳一跳,够得着”的可达成目标,而不是引无数青年竞折腰的虚假繁荣景象。

另一方面从青年个人角度来说,未经觉察的痛苦,和清晰地知道自己如何痛苦,这两者之间具有天壤之别。

就像现下很多人被困在疫情当中,你所在的小区封闭了,在完全不清楚要封多久,物资如何保障的情况下,必定是恐慌的。

当我们和痛苦在一起,成为痛苦本身,就无暇自己了。如果知道要忍受一段时间的口腹之欲痛苦,那么痛苦就变得可以承受了。

从长远来看,经常对自己的状态保持觉察,要比做出某次正确的选择,重要得多。

有人可能认为,觉察这种东西太玄虚,怎么能跟落地的结果相比?

其实,能够觉察,是对自我的一种宽容,只有在内心不自信的人,才格外要求自己或他人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觉察意味着不评判,允许真实发生。如果总觉得没有在原生家庭中获得爱和底气,根本上就是真实的自己未曾被允许。

有一位高校女老师,很受学生的欢迎。她会向学生坦诚自己的局限,情绪崩溃的时候,也不避讳在学生面前落泪。

学生们说她有时像个小孩,但却能感受到她的力量。这份力量,来自于真实的托举。


一个真实的人,绝对不会是完美的人;同样,一次选择,更不必强求它是终极正确的。

我知道,有很多年轻人不想躺平也不想被卷,不能塌下心来做事情,也许是在衡量如何完美以及下一次理想化的出现。

事实上,只有在真实面对自己的情况下,我们反而有能力去决定,哪种情况下可以躺平一会儿,哪些事情被卷一下也没关系,什么是自己向往和坚守的。

电影《无问西东》中有感人的一幕:

老先生带着一群学生在漏顶的教室里上课。暴风雨袭来,教室里灌满了风声、雨声,先生大声讲课,学生们努力却听不清。

最后,先生默默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静坐听雨。

面对真实的世界,给出真实的反应,能够抵挡虚假的完美,增强自我力量。在躺平与内卷之外,做发自内心确定和理解的事情。

想起鲁迅先生在《热风》中的教诲: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