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咨询中常见的十个问题

发布人:李娜 文章来源:转发

                     从儿童到青少年到成人,你一定会遇到的十个问题


01. 儿童:

“老师,我想让妈妈看我的沙盘。”

江雪华:

这个问题很常见。一方面,我们要和妈妈说保密原则,让妈妈理解;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直接跟孩子进行交流,告诉孩子:我们跟他之间发生的一切都是保密的。

如果孩子还是想要妈妈看,那么我们就要看,是不是孩子与妈妈无法分离,希望联结得很紧密?也要看孩子与妈妈的交流模式、孩子与咨询师的移情阶段。如果孩子不能对咨询师产生正向移情,那么,咨询效果可能不会很好。

能够全然投入到沙盘中,对孩子(来访者)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冯建国:

首先,我的态度是不主张给父母看。开始跟孩子做沙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提前约定,比如说:“我们(咨询师和孩子)在沙盘室里做沙盘是我们两个人的事,只有当我们两个人都同意给父母看的时候,才可以给他们看。两个人要一致。”

原因是:沙盘是一个神圣的空间,就像炼丹一样,需要封闭、密闭的环境;又好像焖米饭,中间时不时打开锅看看怎样了、熟没熟,这样做出的米饭可能就夹生了。

沙盘是心灵的工作,需要遵循心灵的节奏。我们是沙盘工作的守护者,要守护好孩子心灵成长的节奏。


02. 操心的家长:

“老师,我想知道你跟孩子在沙盘室做了什么?”

许浚:

这个问题很重要。作为咨询师,我总是希望给家长建立一个准确的印象,以帮助家长排除狐疑。

首先,当家长来做沙盘游戏预约时,我们的助理就会让家长上网了解沙盘游戏的定义,了解这个疗法,了解我们能够帮助他的孩子做什么。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在沟通过程中彼此试探,希望我们能够更快地达成共识。

第二,我们会邀请初进入工作的家长参加一些沙龙。比如,我们会讲:沙盘游戏是什么,我们的沙盘游戏是怎样与孩子工作的,沙盘游戏师是如何看待儿童问题的,沙盘游戏师想要如何与家长一起合作,等等。如果你的工作室只有两个人,我就建议你在访谈或宣传的时候,专门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家长可能会问:

“在多久之后我可以看到我的孩子有变化?”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孩子发展非常缓慢,我该如何信任你?”

通常,我的做法是,在与孩子工作了4-8节时,我会与家长做一个面谈。面谈的内容不是沙盘的内容(沙画),而是依据沙盘的过程,我依据工作过程中我看到的孩子的心理资源、心理类型、问题,以及孩子希望得到怎样的照顾、希望有怎样的父母,以及父母能为他做什么。

这样,家长就会信任咨询师,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主动,让家长知情和信任我们,把他们纳入治疗联盟,而不能只是简单地回应。


03. 大条的家长:

“老师,你带我的孩子做沙盘就好。我最近没空与你约谈。”

王峘:

家长访谈最重要的目的是发展家长对咨询师的信任关系,让咨询师得到家长的支持,从而更有效地与孩子进行工作。

这时,你要了解家长不愿意过来的原因。有的家长可能觉得“我很忙,我已经花钱找你了”,这时,你可能很难激发家长的动机。面对这种家长,你可以告诉他,如果他有时间,他可以约你。

大家一定要记住:家长访谈的目的不是改变家长,而是处理家长的焦虑,让家长信任咨询师,愿意让咨询继续下去。如果家长有比较好的治疗意愿,那就没必要一定要做家长访谈。


04. 儿童:

做沙盘呀做沙盘,在地板上玩玩吧。

(咨询师内心独白:可以?不可以?可以?不可以……)

江雪华:

这也是很容易遇到的问题,我觉得它挺考验每个人的承受能力的。有的咨询师会觉得,来访者只能在沙盘中玩,如果摆在地上,他(咨询师)就会觉得不舒服。

有的咨询师会觉得没关系,来访者在哪里都可以玩。所以,处理上会带有个人特点。如果你是一个很有边界感的人,你不舒服了,就不好工作,那你就要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和规则。

我觉得没有绝对的标准,咨询师要遵循自己的感受,以我们的舒服为度,成为抱持的基础。

如果孩子真的不能在有限的空间玩耍,一是他可能真的需要大的空间,二是他可能退行了。

如果我们(咨询师)做儿童咨询的话,咨询师需要有蹲下身子与孩子玩的能力。有的孩子真的需要从地板上开始,慢慢才能在沙盘里玩,之后才能直接与我们谈他们的感受。

所以,有时候我们也可以不需要沙盘,尤其是长程工作的后期。

很多年前我会想:孩子的家长是付了钱过来的,我与孩子在地上打弹珠,如果家长推门进来,他会怎么想?

现在我会很淡定,就是因为孩子的父母很焦虑、很忙碌,忽略孩子,没办法与孩子这样玩,所以他们只能花钱让我们和孩子这样玩。我们越安然、越淡定,孩子就会越放松,早期没有满足的感觉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满足。这个,大家可以慢慢体会。


05. 儿童:

卖东西呀卖东西,每次做沙盘我都喜欢卖东西。

(咨询师内心独白:督导师,你在哪里,我快HOLD不住啦!)

江雪华:

有不少孩子会玩卖东西的游戏,我们要感受一下卖东西有什么意义。

买卖也是一种建立关系的方式,交换是有条件的,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平等、建立规则的感觉。

对于孩子在沙盘中出现的各种行为,我们都要尝试理解其意义。为什么重复出现这样的行为?因为还不够么?够了,才会进入新的状态,满足了,才会出现新的阶段。

青少年来访者


06. 青少年:

“刚好十分钟,我做完了,我想出去了……”

王峘:

这是常见的问题。如果来访者是儿童,他们看到沙盘,大多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可以很高兴、很投入地玩。但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只给他们做沙盘往往是不够的。

在和青少年以及成人进行沙盘游戏工作时,需要大量使用谈话治疗的技术。

当小孩过了12岁,初次见面时一般不会让他做沙盘了,需要和他谈现实生活中困扰他的问题:是什么让他来见咨询师?什么让他觉得需要心理咨询?如果不是他的需要,而是父母觉得他需要,那么,这时的咨询让他感觉怎样?

如果和青春期的孩子不能通过谈话技术建立治疗联盟,他们是很难和咨询师一次又一次地用沙盘工作下去的。

因为他们不懂做沙盘的意义,他们可能在心里想或者直接告诉咨询师:“我又不是小孩,为什么让我玩玩具?这样做没意思。”

咨询师需要先跟青少年做访谈,了解他的生活、他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他的困惑,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做沙盘。当咨询师了解了孩子,他也更信任你、更愿意向你表达的时候,他自然会投入地做沙盘,对沙盘进行联想,然后,咨询师才可以根据沙盘进行进一步深入的工作。如果咨询师觉得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出不配合,很抗拒做沙盘,处理的方式就是——不要做沙盘,去谈话。通过谈话建立关系,根据来访者的需要选择工作方法。


07. 青少年:

“我做好了。你看出来什么意思来了?”

王峘:

青少年是非常有意思的,如果只让他做沙盘,而不就沙盘做讨论,他会觉得咨询师肯定是有用意的,他会要求咨询师解释用意。

所以,我和中学生工作的时候,不会一开始就做沙盘,可能先通过好几次的访谈,到了合适的时机再做。我会让他把沙盘和他的现实生活进行一些联想、联结。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自己就会做解释。如果孩子已经做了解释,就不会追着咨询师要解释了。

当孩子向咨询师要求解释的时候,咨询师可以反问他:

“沙盘中出现这样的内容,让你想到你生活中的什么?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日常生活或人际关系中的内容都可以说。”

“沙盘带给你什么样的触动?”

把联想的这一部分做到位,他就不会追着咨询师问了。


08. 成人:

“沙盘真的有用吗?有什么用呢?”

许浚:我想问问提出这个问题的你(咨询师):“你觉得呢?作为咨询师,你自己做沙盘的过程中,沙盘游戏对你的作用如何?”

你可以从容地回答来访者:“有用没用,你做过就知道了。”

第二个回答是:“对我是有用的。”

第三个不太好的回答是:“很多成人都觉得有用,这就需要你来尝试。”

这就是我的回应。

我们需要自己体会沙盘对我们的魔法时刻。遇到这个问题很正常,这取决于咨询师的态度。

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的问题才是最真实的,来访者实际上可能是说:“我听说沙盘是有用的,但是,你所使用的、你陪我做的沙盘有用吗?”实际上,他质疑的是代言沙盘的我们。这需要我们自己反复感受,并且需要自信。


09. 来访者:

“多大的人做沙盘比较好呢?”

许浚:

“从4岁到我们活着的时候。”


10. 成人:

你这里没有我想要的沙具。”

江雪华:你(咨询师)可以准备一些陶泥,来访者可以自己动手创造他需要的。另外,来访者选不到满意的沙具,也可能是一种负面移情,(你们之间的咨询工作)达不到他的要求。

我们可以养成一种习惯,时常关注:一个现象的背后表达了什么,提供了什么样的线索?

我们要关注现场的感受,而不是思考性的。现场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现场的感受才是最直观的。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