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要点

发布人:李娜 文章来源:转发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要点

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精神病患者的合理治疗很关键!

精神分裂症属于多发性精神疾病,主要发病阶段为青年时期,目前仍未明确发病原因。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知觉、感觉、情感、思维方面伴有不协调及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无法将所接受的外界信息转变为正常心理活动,包括判断力、记忆力及语言功能。病程多迁延,约占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以上,约一半的患者最终会出现精神残疾,给社会及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精神分裂症终生患病率约为0.32%2019年发表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加权终生患病率为0.7%。精神分裂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需要长期治疗,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
治疗分期及相应治疗策略
1
前驱期
精神分裂症提倡早发现早治疗,一旦明确了精神分裂症的前驱症状,应立即治疗。
2急性期
尽力减轻和缓解急性症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为一线用药,至少46周,特殊患者可合并使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注意监测不良反应。
3巩固期
药物治疗为主,以原有效药物、原有效剂量坚持继续巩固治疗至少36个月,促进阴性症状进一步改善,减少对患者的应激,再考虑减量维持治疗,可行心理支持治疗。
4维持期
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一般不少于25年。对于首发、缓慢起病的患者,维持期治疗时间至少5年;急性发作、缓解迅速彻底的患者,维持治疗的时间可以相应较短;多次反复发作(5年内反复2次及以上)的患者需长期维持治疗。最终只有不足1/5的患者有可能停药。
药物治疗
1.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其主要药理作用为阻断中枢多巴胺D2受体,治疗中可产生锥体外系副作用和催乳素水平升高。代表药物有氯丙嗪、氟哌啶醇等。
2.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称非传统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等。第二代药物在治疗时,较少产生锥体外系症状,但少数药物催乳素水平升高仍明显。按药理作用分为四类:
①5-
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serotonin-dopamine antagonistsSDAs),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等。
多受体作用药(multi-acting receptor targeted agentsMARTAs),如氯氮平。
选择性多巴胺D
2D3受体拮抗剂,如氨磺必利。
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如阿立哌唑。
物理治疗
1.MECT

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MECT因其有助于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且起效快,在临床上占有重要位置。主要针对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者,拒食、违拗和紧张性木僵者,有强烈自伤、自杀企图及行为者,以及明显的自责自罪者,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疗程612次,每日1次过渡到隔日1次。
2.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

目前我国尚无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适应证,国外研究提示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疗效。
心理与社会干预
仅仅让患者消除精神症状是不够的,心理社会干预措施有助于达到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恢复原有的工作或学习能力,重建恰当稳定的人际关系,这样才算达到全面的社会康复。
对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不是去改变幻觉妄想和其他精神症状,而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在有效预防复发的基础上,力争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主要的形式是支持性心理治疗。
在巩固维持期,心理治疗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保证药物的维持治疗,减低复发率,而且有助于解决患者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全面提高社会功能,获得临床痊愈。主要形式可以采用集体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技能训练、认知疗法、家庭治疗和行为治疗,对于慢性期患者还可以采用工娱治疗和音乐治疗等形式。
注意要点
抗精神病药物不能根治精神分裂症,其治疗性质类似于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
具体维持服药时间目前无统一规定,但对于有严重攻击、自杀行为和残留症状者,可能需要终生服药。
预防复发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维持治疗剂量个体化。

家庭干预及认知行为治疗有利于全面预后。
不同药物适用于不同个体,要与患者讨论其感受到的不良反应,找到最适合的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不能突然停药。
慢性患者常残留阳性症状及情感症状,包括抑郁及自杀,可采用换药、加量、合并治疗方法,加强随访,及时调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