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学厌学的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最近一年,周围厌学休学的孩子越来越多,各大心理平台关于青少年厌学的科普越来越多。厌学休学现象越来越明显。可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的更是一群无助的妈妈。她们平时担负起孩子的养育,看到孩子厌学休学,有自责,也有对孩子未来的担心害怕。而饱受焦虑的她们,还要接受网络上无情地批驳——这都是养育者的错。作为心理工作者,我觉得更应该给这些母亲宽容,谅解和引导,增加她们的能量,去重新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看看这些休学的孩子在怎么说:
1.孩子说:“我在学校呆不下去了,我想休学,可家长说,你不上学那就出去打工,我不养闲人。” 有孩子回复:看来你家长并不喜欢你。
2.一个高二复学的女生在视频连麦时候说:我希望家长不要逼我们去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
3.一个高一休学的孩子小��说:我有我的想法,我也知道大人说的也是对的,但我希望他们能尊重我的想法,而不是践踏我的想法。
4.一个初一厌学的孩子说:你建议的方法,是我在用,不是你在用,所以这些方法对我来说没用。
看起来他们好像在说一件事情:我要做自己。
原因一 厌学前的自我压缩
在心理学里,有一个很常见的概念叫“超我-自我-本我”。
超我可以理解成社会规则,比如“你必须按时起床”“你必须做完作业再玩”“你见到人要向人问好”。那么与之对应的“本我”就是“我没睡醒,我要再睡一会”,“我太累了我想先玩一会再写作业”,“我不认识她,不想打招呼”。
而健康的“自我”,用于对这两者进行协调,在不同的情境下做出不同的应对方式。
厌学的孩子大多发生在青春期,也 多发生在“学霸”身上,这就是因为学霸的超我太强,本我在小时候被压抑太久,乃至自我被无限压缩,起不到调谐的作用。
而没有自我的孩子,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他们抑郁,摆烂,厌学,休学,退回到家里,没有力气再向外探索和努力。
养过植物的人都知道,如果植物根系受了损伤,为了让它生长得更好,是继续施肥呢,还是换土壤?我想大家都知道是换土壤,把根重新养活。所谓有苗不愁长。而我们的家庭环境就是土壤,只不过我们要换换土了。
原因二 全能感自恋让他们退出现实
休学厌学的孩子大多数小时候有一个乖巧W美的“学霸”形象,曾经在别人的赞美中认识自己,认为自己是蕞Y秀和不可匹敌的。
这些孩子一般有很宏伟W美的想法,也知道如何学X才可以成功。但随着学业的加重,学X不是那么得心应手的时候,他们为了维护自己心中那个完美的“自我”,不愿在现实中去面对一次次挫败和接纳自己可能不那么完美的现实,因此他们选择“不做”。
这里暗含了一种潜意识“我没有成功是因为我没有投入,只要我投入,就一定有好结果”。
这样的孩子,在复学路上比较艰辛。家长看到的表现常常见于他们出尔反尔——说好了周一去上学(有好的想法),头一天还在做好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反悔不去了。家长觉得他们言而无信。而他们自己却是无法接受自己去学校竞争的环境里去接纳一个有成功也有失败的自己。
这样的孩子既可能是养育的结果,也可能有遗传的易感性,也就是所谓的高敏感。他们能敏锐地捕捉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稍不顺心就觉得挫败。
除了养育和遗传,现在高压力竞争环境也是导火索。现在的环境,把同伴关系变成了强竞争关系,在青春期原本需要同伴的时候,让他们觉得自己内心孤单,失去了同伴的情感联结。
所以妈妈们无需那么自责,自责内疚会削减你的能量,这一切并不是你一个人就能影响到的结果。先了解他们内心的痛苦,我们再尝试走进他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