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亲密关系的类型?
施琪嘉
约翰·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理论,主要用来解释婴儿与其照顾者之间的情感链接关系,后来的研究者们发现,早年的依恋关系可能是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原型,或者说极大影响到后来的亲密关系的发展。
依恋模式分为安全型与不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型依恋又分为三种模式,回避型、焦虑-矛盾型和紊乱型。依恋关系与亲密关系中呈现各种不同的强烈情感,成年人的亲密关系也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识别出成年人的亲密关系类型,有助于我们理解亲密关系的特点。
第一种亲密关系类型就是安全的“稳”,对应于安全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不依恋”。因为内心足够安全,所以外在表现出来的就是情绪稳定、探索行为多。
第二个特点是,个体面临分离时,反应不会特别强烈,能够成熟地面对分离。有的人一分手就要死要活;有的人要去另外一个城市生活,就焦虑万分;有的人相亲时要以自己家为中心,半径不能超过5公里。这些人在亲密关系中面对分离时都出现很明显的分离反应。
第三个特点,是相互尊重且具有边界感,这也是成熟的人际关系的表现。比如,夫妻两人在一起的时相处得很好,丈夫和妻子能尊重彼此有其他的异性朋友,不容易产生嫉妒。他们相信彼此,能尊重各自的隐私和边界,相对比较独立,性生活正常。
对应于不安全的依恋,亲密关系也发展出三种不安全的类型。第一种是“黏”。在亲密关系中,一方害怕对方有其他的亲密关系,就天天就黏着、守着,典型表现就是彼此没有隐私可言,也没有界限。手机不能有密码,或者对方必须知道密码,能随时查看到手机的内容。
有位女性,丈夫晚上回到家后,她拿起丈夫的手机,检查手机接收的各种信息或电话,一直翻查到凌晨,每天如此。平时,她更是粘着丈夫,丈夫所有的社交活动,她都要跟着,不能跟着时,她随时打视频电话给丈夫查岗。她必须看到丈夫在干什么,和什么人一起。
眼里不离人,耳里不离声。这是婴儿对母亲的要求,母亲要是离开婴儿,婴儿会感到害怕,如果母亲经常性的离开让婴儿产生强烈的恐慌感,他会眼睛死死盯着,母亲不能离开。这就是黏滞型亲密关系的特点,充满了不信任、怀疑、嫉妒、控制。
第二种不安全的类型是“作”,即害怕型,它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叫逃跑新娘型。也就是,她其实特别渴望有亲密关系,但一旦亲密关系发展某个特定阶段,比如要结婚了,她就开始各种“作”。常见的是,只要关系往好的方向更进一步,她一定会想办法破坏或逃跑。
有位男士在新婚之夜和妻子正发生性关系时,他忽然出现严重的反应,接着拒绝继续发生性关系,甚至看都不能看妻子一眼。他对进入亲密关系产生恐慌感,因为亲密关系激活了他早年被抛弃的创伤——他在出生的第四天就被父母抛弃了。
这位男士无意识中有个想象,就是发生性关系会伤害到孩子,也就是早年那个被抛弃的自己,因此,他在性生活进行到一半时就停止了,然后两年时间不能见到妻子。
害怕型亲密关系的结局往往是分开,而不是更亲密。因此,他们会不断地“作”。关系一旦变得更亲密就开始吵架,“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你现在说话的语气就是不耐烦了。”这类亲密关系的特点是,明明拿到一手好牌,最后却打得稀烂。
他们常常会把一段好的亲密关系给毁掉,又从头再来,如此反复。在他们的内心中,亲密关系的模型就是如此。他们内心中总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他们无意识中一定要把亲密关系给作坏,这才是他们熟悉的味道。父母可能这一刻对他很好,下一刻因为父母吵架就又不理他了。
第三种不安全的类型是“冷”,对应于回避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形成在儿童时期,父母很少和孩子有眼神、言语、肢体接触,或者父母不在家。因此,孩子对关系的印象就是疏远、冷漠,没有皮肤接触,后来他们在建立亲密关系时,常常有疏离感,会回避亲密关系。
在“冷”型亲密关系中,双方回避一些肢体接触或皮肤接触,言语沟通或者情感交流也是不多的,性生活的频率与亲密感也大打折扣。过了几年,双方基本上相敬如宾,最后处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总的来说,依据早期依恋关系模式的分类,成年人的亲密感关系可以成为稳、黏、作、冷这四种常见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