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察觉焦虑抑郁的孩子正在变好?

发布人:李娜 文章来源:转发

家长如何察觉焦虑抑郁的孩子正在变好?

如何平衡安抚自己焦灼的心情?


对于接触无数抑郁症家庭的我来说,家长们的心情和诉求以及各种担心,我太懂了!


可是面对焦虑抑郁症疾病,我们又不得不理性、冷静起来,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上孩子,而不是倒忙。

你的担心,我懂!


“抑郁的孩子什么时候能够好?怎么吃上药了,情绪还是不太好?治疗了个把月,孩子还是不想运动和我外出!”

每天我都能收到类似这样的询问和求助,其实孩子不是没有好,而是因为我们太着急,忽略了孩子的细微改变。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家长们眼睛里如果只有焦灼和要求,不懂病症的原理和看不到细微的变化,那么我们就会被自己焦灼的头脑蒙蔽双眼,看不到喜悦的变化。

其实你的孩子一直在努力向上成长,家长要允许孩子慢慢来,绝对不能拿抑郁症当成是普通的感冒去看待。


在康复和疗愈、陪伴的路上,很多家长总爱去关注焦虑、抑郁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进而不断放大自己的恐惧心理,却忽略了孩子真正的改变,哪怕细微的改变,他们也看不到,导致自己每天都很焦灼。

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也会让整个家庭布满紧张的氛围。


事实上,我也经常和来访的家长们说:“其实你的孩子已经改变很多了,他一直在默默努力,真的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肯定和善于看到好的变化,你才能安抚自己的内心。


“大家回想一下,孩子当初是多么的严重?现在你再看看孩子,他可以跟你出来看医生和做心理咨询了,他也能规律作息了,虽然睡得很晚,但是这些都是进步和变好的迹象啊!”

每每这么一和家长们分析,他们顿时就反应过来了。


“原来确如此!自家的孩子真的不容易,想当初痛苦到整天都是负面、悲观的念头,甚至还扬言要死!如今孩子的这些现象都没有了。嗯,也确实好了很多,都是自己太焦虑了、太急于求成了!才会忽略孩子细微的改变。我应该停下来,慢下来,尊重孩子自身变化的节奏,哪怕中间偶尔有情绪的波动,那也是正常的。”如果我们家长都能遵循以上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给自己一些好的心理暗示,善于去发现细微的变化,并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和认可后,那么你就会惊喜的发现


孩子眼中重新有了光亮,愿意主动分享内心想法,家庭里也逐渐弥漫起轻松温馨的氛围,亲子关系也在这一过程中慢慢修复。


这就是磁场的互相吸引和家庭氛围潜移默化的营造。

于孩子而言,他们如此敏感,是能够感受到父母的那种紧张的。

换言之父母的情绪变化,一个皱眉,一句叹息,孩子都能感受到。


可见父母们自身的情绪管理和家庭氛围的注重,对敏感的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影响力的。别以为孩子不知道!


所以,我们父母在陪伴的过程中,一定一定要放下自己焦灼的情绪,这是保证陪伴质量的首要因素。


也是给孩子传递一个积极有力量的信号,让孩子在充满爱与信任的环境中,更有勇气和动力去战胜疾病。你就在心里告诉自己:孩子不会那么糟糕,一切都会好的!病症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接受了这一切,那么你的情绪稳定也就有了。


家长真的不要过于着急,去真正理解抑郁症这种病症,包括孩子自身实际的痛苦与感受,血脉相连的这种感受,那么你对抑郁孩子的理解度,就会上升很多很多。


我经常说抑郁症好起来是以“年”为单位的,而不是你着急孩子就会好,也不是你着急,孩子的病症个把月就能够彻底康复的。

当我们家长有了这个心理准备和理解后,那么自然自己就能放宽心情去等待和静下来。你静下来后,世界都静下来了。


其次,父母要学会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主动倾听孩子的心声,不随意评判和打断,用耐心和包容为孩子搭建一个安全的情感表达空间,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这会成为他们对抗疾病的强大精神支撑。


认真和真实的态度与表达,是最能触动人心的,千万不要假惺惺和逢场作戏。真诚是必杀技,哪怕你做得不好,真诚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和依靠。

第三,父母自身也要注重情绪管理,通过运动、阅读、与他人倾诉等方式释放压力,保持积极稳定的心态,这样才能以平和从容的状态陪伴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安心的家庭环境,助力孩子更好地走出情绪困境。你的好,才能给予孩子力量和信心。


在陪伴的路上,不要总是活在自责和抱怨的世界里,有这个功夫和时间,振作起来,积极乐观去面对、不断学习、寻求帮助,才是真正智慧的表现,也是你定力的表现。


其实越放松的父母,越能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放松。也就说父母越放松,孩子越轻松。反之,父母总是传递焦灼和唉声叹气,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内疚和难以好起来。


因为孩子也会活在自责、自卑和内耗、消耗之中。

同时,父母要明白,孩子对抗抑郁症的过程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途中难免会有停歇、会有倒退。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将孩子与他人盲目比较,专注于自家孩子的成长轨迹,才能给予孩子最有力的支持。


第四,这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接受孩子一点点进步和改变,善于发现他们好的改变,多去看好的一面,而不是总去盯着不好的一面。如果我们家长总是抓住孩子不好的一面,去放大和纠结,那么这个家庭氛围一定是灾难的。人都是在认可和鼓励中成长的,孩子更是如此。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闪光点上,用欣赏的语言表达对他们的认可,不仅能让孩子获得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自信心,也能让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喜悦,驱散心中的焦虑阴霾。


也请家长们,暂时接受孩子,没有那么快变好的症状和行为,比如孩子虽然恢复了很多,但是还是回不到学校或者工作岗位,还不能去运动和社交,但是孩子却已经愿意和父母沟通了,愿意做些感兴趣的事情打发自己无聊的时间了。

你看,当我们父母这么去欣赏和善于捕捉孩子的细微改变时,自己的内心也就平衡了,情绪也随之稳定了!这对整个家庭来说,是最为宝贵的能量和氛围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