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为什么要长期治疗?

发布人:李娜 文章来源:转发

精神分裂症为什么要长期治疗?

医生,我的病好了,我为什么还要一直吃药?


常常有患者和家属会这样问医生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易复发的严重性精神疾病,目前主要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约2/3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药物后精神症状会消失或减退。而坚持服药是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最有效的措施,相较于坚持吃药,完全停药使复发风险增高5.6倍,而逐渐停药使复发风险增高2.3倍。


我们患病后服用的是什么药物?

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

需要服用多长时间?

如何正确服用?


精神分裂症药物包括哪些?


第一代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为上世纪50年代左右研发的药物,这些药物特点是副作用较大以及对阴性症状无效,如奋乃静、氯丙嗪、氟哌啶醇等。

第二代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为近年来新上市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这些药物不仅对幻觉、妄想这些阳性症状有效,对缺乏兴趣、意志消沉等阴性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且副作用相对较轻。代表药物有利培酮、帕利哌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


目前医院仅不足30%的患者在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这些患者一般幻觉、妄想症状特别严重,难以控制;超过7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在服用第二代精神分裂症药物。

没有一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适用所有患者。别人合适的药物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同样,自己用起来效果好的药物别人不一定好。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自己的药物进行治疗。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不用慌!


很多患者服药后会出现诸如嗜睡、头疼、发胖、失眠以及其他一些症状。那为什么服药后会有这些问题?

精神分裂症药物会通过调整大脑中的某些“化学物质”来控制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但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同消防队员在对大楼进行救火时,有时需要把通往火情处的门窗给拆除掉,才能更好的灭火。

实际上,副反应的发生率并没有那么高,在一项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率调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如下:口干5.26%,嗜睡2.63%,兴奋7.89%,皮疹5.26%,体重增加5.26%,心动过速10.53%。大部分药物副反应可以通过处理得到改善,比如肥胖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和控制饮食得到改善。


有时候服用精神分裂症药物后会有表情呆板、动作迟缓等表现,但这些看起来变“傻”的表现并不意味着患者的智力下降,只是出现了锥体外系反应,也可以通过使用一些拮抗药物来减轻症状。

可以自己停药吗?

听说只要心理治疗就可以减少复发?

采用食疗偏方就可以不用吃药了?

我已经没有发病时的症状了,可以不用吃药了?

最近工作忙,几次没吃药也没关系?

以上是很多患者及家属的误区。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一场长跑比赛,需要坚持不懈的治疗才能完成比赛。

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一般需要2-5年时间,只有20%的患者有可能停药,大部分患者需长期服药。半途而废的长跑,往往会导致疾病卷土重来。而疾病的复发意味着治疗难度增加,由于药物效果差、起效慢,导致用药物剂量增加或者合并用药,则副作用更大,患者就更不愿意服药,形成恶性循环。


研究也表明,中断药物时间越久,再次住院的几率越高。坚持服药患者,再次住院比例只有6.4%。中断药物治疗1-10天患者,再次住院比例升高到11.9%。中断药物治疗11-30天患者,再次住院比例升高到16.1%。中断药物治疗超过30天患者,再次住院比例高达21.6%。

精神分裂症治疗切记不能半途而废,要做龟兔赛跑的那只小乌龟,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比赛胜利。

如何避免漏药或断药?

定期复诊

定期复诊可以更好了解自己病情,同时也可以处理相关副作用有用的建议。


家属的支持

家属要明确药物作用,支持患者的治疗,协助监督服用药物,提醒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当患者服药依从性好时给与奖励,进行阳性强化。定制服药闹钟。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改善对于疾病和治疗的认知程度,改善服药依从性。

简化治疗方案

比如将口服药换用长效针剂等。

从疾病角度来看,精神分裂症和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一样,都归类于慢性病。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慢性躯体疾病患者一样,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从而使患者长期处于缓解状态,能够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真正做到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