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精神疾病治疗,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发布人:李娜 文章来源:转发

       

                                             转载于医精神精神病学频道

为什么这个药我吃了没有效果?要不要继续吃?

这个药我吃了效果是有的,但是人却不怎么舒服.....

医生说先用一种药试试看,不行再换,不能第一次就找到最合适的药物吗?

不知这些问题是否困扰着正在服药与疾病奋战的你呢?

   目前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手段仍是药物,但药物治疗存在比较明显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部分患者疗效不佳,甚至出现不良反应。有研究显示,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30%~50%的患者疗效欠佳,而抗抑郁药的临床有效率通常仅为50%~75%。每一位患者都希望自己是幸运儿,医生开的药一吃就见效,但很多时候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没法提前预知药物是否有效,这就存在着“试错”成本。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药物基因检测技术已经能够为精神科医生在药物选择、起始剂量判断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帮助医生第一时间确定最合适的药物,减少“试错”成本,少走用药弯路,使治疗效果最大化,同时增加药品使用的安全性。

   药物基因检测到底是什么?

   药物基因检测是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对患者个体差异进行有效的检测,以明确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程度等。简单的说,药物基因检测就是从患者自身基因的角度去挑选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量体裁衣”,实现精准治疗和个体化用药。

   基因如何影响药物反应?

   在过去,我们只能根据症状、体重、年龄来选择药物和剂量,但在服用药物后,不一定每个人都有效,甚至造成副作用。这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影响药物效果一个很重要因素——基因。药物进到我们体内后,会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4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代谢酶基因、转运体基因、受体基因、毒性相关基因等,影响着药物的作用靶点、药物代谢的速度、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从而导致每个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和副作用不同。因此,“同样的病,同样的药,同样的剂量,你用有效,我用无效"的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了。

   药物基因检测,患者有哪些获益?

   从基因出发,精准用药,提高疗效

无论是抗抑郁药,还是抗精神病药,药物的疗效个体差异可能与基因位点有关,阳性和阴性症状疗效也可能与某些基因位点有关。通过药物基因检测,可以了解每个人自己的基因特质,知晓我们对哪些药物敏感,对哪些药物反应一般,从而第一时间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药物,高临床疗效。从基因出发,有助于精确用药剂量代谢酶基因表型根据代谢速度的快慢,可分为超快代谢、快代谢、正常代谢、中间代谢和慢代谢5种类型,这会导致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不同。超快代谢型体内代谢速度超快,药物很快就被排出体外缓解症状效果很不明显或治疗无效,需加大剂量快代谢型体内代谢速度较快,药物较快排出体外缓解症状效果不明显,需适当增加剂量中间代谢型体内代谢速度一般,介于正常代谢与慢代谢之间可按正常剂量使用。

   慢代谢型体内代谢速度缓慢,药物停留在体内的时间较长药物堆积容易产生不良反应,需减少剂量而停留时间的不同直接影响药物疗效,如停留时间不足,则无法正常发挥治疗作用,可能需要更大的剂量。根据不同位点基因多态性可以为药物的剂量选择提供依据。从基因出发,避开用药风险如治疗癫痫的药物卡马西平,过去曾经出现过许多严重药物过敏的案例,后来科学家研究发现该药物的严重过敏常发生在带有HLA-B*1502基因的人身上,而亚洲人带有这个基因的比例明显高于欧美人群。因此,如果在使用该药物前,先进行HLA-B*1502基因检测,一旦检测结果呈阳性,避免使用这种药物,就可以大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提高用药安全。我们都希望不要生病、不要吃药,但真正要使用药物时,如何让药物吃得有效又安全,就是药物基因检测可以帮助我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