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孩子的任何东西都不需要“培养”

发布人:李娜 文章来源:转发

心理专家说孩子的任何东西都不需要“培养”

01

父母应该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玩耍的环境?
简单地说,就是父母亲要会玩。

父母亲需要从玩中获得乐趣,而不是赋予“玩”以堕落、浪费时间的意

义。当有一个“玩”的大环境时,孩子自然也就玩了。如此这样,当

“玩”的理念渗透到与学习、工作有关的领域时,孩子也就自然会工作、

会学习。我们要为“玩”、“游戏”正名。

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会认为,一个孩子在早年的时候,怎么玩耍、怎么

游戏,跟他们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的程度有非常大的关系。我甚至认

为,有最重要的关系,没有之一。

一个会玩的人,长大以后不会有太严重的心理问题。一个好玩的家庭,也

不会让孩子出现不好好学习,或是有各种心理症状的情况。我们可以把

“玩”分解一下:我们从“玩”中到底可以学会什么东西?首先,让我们

大概地、不深入地想一想,会觉得玩是不严肃的、随意的,这样的人就不

会“玩”,因为那些“玩”的专家们都知道,玩是最讲游戏规则的。如果

四个人一起打麻将,打牌的规则没有定下来,那就玩不下去了。玩好的核心是大家都有遵守规则的能力,而这是一件非常严肃且稳定的事

情。无论是生活里,还是在职场中,都是要遵守游戏规则的。小时候没玩

好的人,他们长大后更可能突破游戏规则,而最大的突破规则,就是触犯

法律。游戏的规则和法律这两者其实是相等的,只不过范围有点不一样,

毕竟法律是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嘛。其次,玩的目的是快乐。当我们认为

学习跟“玩”完全是两回事:玩就是获得快乐,而学习就是要受苦。如果

有这种分别之心的话,一个人的学习不太能搞得好。最严重的一件事情是

什么呢?是在“学习就是要受苦”的环境下长大。“我”不苦也要装苦,

一定要让自己的内心体会到学习是苦的。也许“我”忍着这种“苦”也成

功了,但是灾难在后面。“我”一定会把“我”对学习的厌恶投射给

“我”的孩子,结果就变成了——“我”是一个在学习事业上很成功的

人,而“我”的孩子代替“我”堕落、代替“我”学习成绩不好,这在我

们日常生活中、在临床中都非常多见。

更难过的是,“我”的孩子代替我堕落,代替“我”成绩不好,代替

“我”没有成就,“我”还攻击他。

02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别人交流?

心理学专家表示孩子其实天然地具有交际能力。
但是,如果在人际关系中,我们给他设置了太多的“不行”,“这个不行,那个不允许”,或者太多的“要他必须怎么样”的时候,他就会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样跟别人打招呼,才能让爸爸妈妈满意。这个时候,他最好的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不跟别人玩,这样爸爸妈妈就抓不住他犯错的把柄了。但是很遗憾,这种情况下,父母又说“你为什么不跟别人交流”。
那么,一个人怎么样才能愿意跟别人交流,或者说具有交流的能力呢?孩子天然有力比多,我们说这是生命力。他的生命力如果能够向外投射,那他就是要寻求跟别人的关系。但是,如果父母在孩子力比多投注的时候,没有与他共情性地回应,这就叫向外投注受挫。结果之一就是,他变成了力比多向内投注,即自己跟自己玩我们非常在乎一个人是跟自己玩,还是跟别人玩。如果观察到一个孩子的交际能力已经受损,一定是爸爸妈妈对孩子以前发出的、要跟父母交流的信号视而不见,或者是采取了过度批评或麻木的方式。温尼科特发明过一个词叫“无脸的妈妈”
孩子从妈妈微笑的脸上看到的是自己,而当妈妈产后抑郁,面部没有任何表情时,孩子从妈妈的面孔里,是看不到自己的,这就叫做生命力向外投注受挫。这个时候孩子就需要把生命力向内撤回,这已经损害了他的交际能力了。因为他会想,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人——妈妈她都以面部没有表情的方式来回应我,其他所有人也会这样,那么,我最好是不跟别人玩。这是从父母的回应的角度来说。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快乐的角度来说。
人活一辈子最大的快乐是跟人玩。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吃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一起吃;到什么地方玩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一起玩。”人生也是这样。
如果在早期,我们的人际关系中不是充满了乐趣,而是充满了禁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或者是充满了施受虐——在我需要别人的时候,别人给我冷屁股,或者严厉的指责、挑剔、抱怨,这叫在关系中受挫。这种受挫模型会转移到“我”跟所有人的关系中。即使你对“我”热情,“我”也感觉你很冰冷;如果你真正对“我”好,“我”也觉得这有点假。在潜意识层面,“我”会想方设法“教会”你,以“我”早年被虐待的方式来对“我”,而大多数人可能会配合。这样的人,是在以回避人际关系的方式,或者是在人际关系中受虐的方式,向他人展现自己的交际能力不行。他们获得的不是有滋养的人际关系,而是被不断摧残的人际关系。

03

孩子的注意力总是不集中,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心理专家表示:在很多情况下,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使用“培养”这个词的时候,都有点不怀好意,都有点过度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逆天而行的意味了。

当然,正常情况下的培养是没关系的。之所以有上面的说法,可能因为我已经看过太多以培养之名,做扭曲压抑之事的例子了。

孩子的任何东西都不需要培养。有一个教育家曾经说过:“我们希望孩子

有的那些能力,是天然就有的,我们要做的事只不过是保护它们。”如果

我们能够给孩子创造一个能够保护他们天性的环境,就一定会让他发展得

更好。

我们幻想通过某种人为的方式,使孩子的某一个能力变强,有可能会适得

其反。比如,最臭名昭著的就是注意力的培养。注意力是培养出来的吗?

我觉得不是。孩子天然专注。我们经常看到孩子在玩游戏,或者做其他什

么事情的时候气定神闲,全身心投入。但是当父母开始动脑筋,想要培养

孩子的注意力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下,有可能出现怎样糟糕的结果。比如

开始把孩子带到心理医院门诊去看病。精神分析的核心是对潜意识工作。

无论是个人焦虑、关系困境,还是育儿难题,最重要的是挖掘行为背后的

潜在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