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强迫思维解构法

发布人:李娜 文章来源:转发

 

当我们一起回望人类文明史,不得不感叹这个物种的伟大。众所周知,我们跟其他物种不同的是,我们的大脑皮质非常发达,这是我们能够产生理性的生理基础。 如果您对理论部分不感兴趣,可以直接跳转到考拉大叔与松鼠小妹对话的部分即可。

理性推理与评判

理性的好处在于它能够让我们总结事物的规律,并用于在头脑中构建模型推演事物的发展,从而以更高的效率去指导自身如何与环境适配,甚至能主动改变环境。模型是对事物的抽象和虚化,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使用这种虚化逻辑,其中对事物的评判是最为常见的方法,那么什么是评判呢?

盐是咸的,吃多了会渴;偷东西是不道德的,被抓会坐牢;家里门是锁上的,应该没丢东西; 上面是常见的常识推理,这些思考的快捷方式,能够让我们对很多情形快速做出判断,而不是去无限的试错穷举,这是提升效率的关键。

带有情绪视角的推理与评判—贴标签

出去踢球,马上结束了,你口干舌燥,心想忍一忍就回家了,但此时你从包里翻出半瓶水,哇塞!居然还有半瓶水!你喜出望外一口气全喝了。

出去徒步,GPS出故障了,领队手足无措,你们个个愁眉苦脸,此时你抿着干裂的嘴唇,往包里看了一下,就剩下半瓶水了,绝望之极,感叹天要亡我??

面对同样的一个事时:半瓶水,在你处于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得出的结论将大相径庭。这种基于情绪从单一视角去看问题而得出某种结论时,就是给事物贴标签。

同样,单一视角看问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通过特定情绪来调度本来就稀缺的资源以达成特定的目的。比如恐惧的时候只想逃跑、愤怒的时候只想着攻击、开心的时候身体舒张打开拥抱对方、抑郁的时候关闭一切对外的互动和尝试等等。情绪调度资源类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策略,但情绪也会产生认知偏差,这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

总结上文:简约的认知模型

我们通过感官获得感受和语言、视觉等信息,然后基于某种视角(可能是带有情绪的),产生对事物的一个评判,那么这就是标签生成的路径:

感受、语言等外界信息->基于情绪视角->给事物打标签

基于这个简单的结论,我们就能够去解构任意标签背后的思考逻辑,从而基于最初的事实素材,通过切换视角来重塑对事物的认知。

撕掉标签的关键在于解构思维

情绪是对生存资源的调度机制,它会对信息进行单一视角处理以避免资源浪费。那么很多时候,我们的感官接收了很多信息后,会被情绪过滤掉大部分,用剩下来的得出对事物的判断。那么如何去解构思维呢?笔者介绍一种逆向思考逻辑:

先识别出你对一件事情的标签(标签就是某种评判);

然后再问自己,为何贴上这样的标签(标签就是某种评判)?

说出原因后,感受当时得出这样结论时的情绪状态;

然后再问自己为何产生这种情绪,是基于什么样的感受或者事实;

说出当时的感受和事实;

问自己基于这些感受和事实还有没有其他角度去思考?

重塑你的思考;

实战演练-取材于社群真实对话

来自群里松鼠小妹与考拉大叔的对话

松鼠:我现在就是,观察身体起伏还是可以的,但是观念头不太会。就去看自己的各种想法是吗?群主大哥,是这样吗?@考拉

考拉:观念头,就是你问问自己此刻在想些什么,你只要应了这个问题,就完成了观念头,一问一答的形式。

松鼠:问自己,我在想些什么?回答,我害怕自己杂乱的想法过多,我担心自己不是简单的焦虑,我害怕痛苦和未知。

考拉:再问,你能说出一个杂乱的想法具体是什么吗?举些例子说说。

松鼠:具体的话,我是不是抑郁啊,我今天一起床就不太高兴,胸口还闷闷的,好像做了不太舒服的梦,但是记不清了,我是不是抑郁?

考拉:再问,你为何判断自己是不是抑郁呢,你从那些表现或者信息得出的这种判断?(注意:抓住标签了,她觉得自己抑郁,然后问为何这样评判)

松鼠:之前看到的很多说抑郁的文章,感觉很可怕,很害怕自己也陷入到那个里面,一大早胸口就闷闷的,情绪也比较低落,就感觉不会自己也那样了吧?

考拉:你开始推理了,先不要推理,你当时看到的表像是什么?

松鼠:就是早上起来胸口闷闷的,情绪有点低落。

考拉:把逗号后面的去掉,再试试。你早上感到胸口闷闷的,仅此而已,对吧?

松鼠:情绪感受也不算在内吗?

考拉:不算,只说出你感受到的感觉,低落是你当时处于的一种情绪状态。

松鼠:不是因为胸口闷我才情绪低落,而是早上起来就情绪低落了,同时伴随胸口闷,是只有这一点点。

松鼠:这么说下来,感觉其实是很小的事情,这种解构很棒。

考拉:事时:你感受到胸口闷闷的。你并不喜欢这种感觉,于是你基于早上低落的情绪,采用了悲观视角去思考问题。那么你推断:胸口闷这种感觉,很多的抑郁的人都是这样的。所以呢,你对自己说:我应该也是抑郁了吧?对,我就是抑郁了。

松鼠:我问我自己:现在在想些什么?

答:我害怕,我害怕陷入痛苦,我担心我是抑郁或者其他更不好的精神疾病,我害怕那些带来不好结果的事情。

问:可以举例说明一个具体念头吗?

答:早上起来我很不高兴,并且胸口闷闷的,之前看了很多抑郁的文章,感觉他们都好难受,我这样是不是也是呢?太可怕了,怎么办?

问:那你做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感受到了什么?

答:早上起床情绪不太高涨,胸口也是闷闷的。

原来仅此而已,实在不是什么大事情。

这样很棒哎,我会慢慢去用这种方法观察自己的念头。

考拉:好,你之后可以尝试,基于胸口闷闷的感受,换个视角去考虑,会得出什么结论呢?

总结

对于本身就处于焦虑状态或者抑郁状态的人,他们往往时刻都被负面情绪所笼罩,这样他们得出的结论往往也更加悲观,悲观的结论进一步让情绪低落,进而陷入死循环,这就是强迫思维的基本原理。

所以当我们解构了思维过程,撕掉标签,基于获得的信息重新选择视角,或者更科学理性的去看待我们遇到的突发事件、躯体症状,那么就有机会获得不一样的结论,打破强迫思维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