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为什么说没有一次见效的心理咨询?

发布人:李娜 文章来源:原创

心理咨询很难立竿见影,因为它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有来访者问题的澄清、来访者的再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咨访双方关系的建立。

心理咨询师给予来访者无条件的信任、爱、接纳和包容,用比较长的时间来与之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这个关系本身,才是来访者得到成长的最佳资源。

▲图片来源网络

· 01 ·

作为一位心理咨询师,我非常理解来访者急于摆脱痛苦的心情,因为如果不是实在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人们也不会想到来咨询室求助——在初入行的时候,我的督导老师一再强调:求助心理咨询师几乎是大多数来访者最后的一线希望。

我是和他们一样的人,对未知有着人所共有的恐惧感,对生活有着人所共有的期待和渴望。

然而所不同的是,我曾经正面地迎接这些感受,经历过最初的混乱、不适、困惑之后,对自我和生命有了彻底的认识,有了很多成功和喜悦的经验,逐渐让自己可以清晰地遨游于这个世界,可以自在地俯瞰这个世界,可以对自己有掌控感。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理解成长在每个阶段的人的感觉和思维状态,这使我可以有更多耐心,可以有更多爱心,可以有更多包容和接纳。

正因为此,我才说我特别理解来访者急于摆脱痛苦的心情。

· 02 ·

在咨询工作中,我发现大部分来访者对心理咨询都有些认识上的误区,尤其是很多人都希望通过一次咨询就解决问题——这真是个过高的期待。

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人之所以在这个时候遇到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过去很多年里积累下来的一些东西(信念、习惯、思维模式、伤害性事件等)的综合影响。

正是因为之前很多年不曾认真地梳理内心,以很好地处理生活,才日积月累地导致现在的生活处境和所遇到的一切事件——哪怕是表面看来再不相干的事情,都是这个原理。

过去很多年的时间逐步积淀下来的负面情绪、局限性信念和不理性的看问题的角度,怎么可能在一两个小时内得到解决呢?

事实上通常来说,第一次心理咨询能起到的作用,也只是咨询师了解来访者并对其进行初步评估

初步评估:

1、来访者的问题是否心理咨询的范围;

2、是的话,咨询师评估自己是否能解决来访者的问题;

3、不能解决时考虑转介,能解决时与来访者探讨下一步的咨询方向,与来访者探讨咨询方向和咨询目标

如果时间足够并且来访者的情况允许,心理咨询师也会为来访者做一些初步的调整,通常都是新观念的添加或现有思维模式的镜现或面对问题的反应模式的启发。

在第一次心理咨询中,来访者也需要了解咨询师,并评估自己是否可以信任这个咨询师,是否愿意让他(她)陪自己走一程。

此外,如果咨询师评估来访者后感觉自己可以帮到他,而来访者也愿意信任这个咨询师希望一起走下去,双方还需要就心理咨询的一些细节进行讨论。

咨询细节讨论结束,双方约定下一次咨询的时间和安排,必要的时候咨询师还会留作业给来访者。

到这个时候,通常一个小时(有时候是一个半小时)也过去了,首次咨询结束,可这时候心理咨询才算是刚刚开始而已,甚至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能算是开始,只能说是建立了咨询关系。

因此可以说,心理咨询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是个不短的过程。

这个过程简单来说可以如下归纳:

·

了解问题

·

·

认清问题

·

·

确定咨询目标

·

·

治疗性谈话(持续时间可能两三个月,也可能以年计)

·

·

检视调整(视情况可能多次)

·

·

治疗性谈话(持续时间可能两三个月,也可能以年计)

·

·

结束咨询

·

建立安全信任的咨询关系也是咨询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最重要的环节),只是它贯穿整个咨询过程,无法单独罗列。

这个“寻找”和“去除”是一个过程,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

· 03 ·

看完这篇文章,可能有些朋友会想:“天啊,原来心理咨询并不能立刻帮到我,竟然需要花费那么长时间,尤其是那么多次的咨询就涉及到那么多咨询费。我本来生活压力就够大了,现在还要支付咨询的费用。我看我还是算了吧!自己扛着吧!”

如果你这样想的话,那就正陷入了所谓的“心理问题”中。

有一个心理咨询业的共识:这世界上几乎不存在百分百心理完善的人!

看到这句话,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适,但我这么说是有理由的——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来到这世界上,离开那温暖、熟悉、舒适的环境,突然被陌生的冰冷环境所刺激,突然听到各种嘈杂的声音,还有身体突然遭受袭击而带来的疼痛感,对那尚无意识的幼小生命来说,这一切都充满着莫大的恐惧,而这些恐惧全数被隐藏在潜意识里。

一个人除了遗传父母的身体发肤,还将遗传父母的个性、习惯、思维模式等,我们非但受父母的影响,还受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影响,还可能受八竿子打不着的某个叔叔或姑妈的情人的影响。

这就意味着当我们的父母结婚,我们的某些特质就已经被定型,而这些特质将注定我们会产生一些心理和生活上的困扰

基于以上分析,所以我们会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害怕某些东西,没有来由地感到焦虑和紧张,还毫无征兆地感到忧伤——精神分析管这个叫“存在性焦虑”,意思是说,只要我们存在,就会有焦虑。

并且更无语的是,很多时候我们也分不清楚那些恐惧、紧张、焦虑和忧伤,究竟是属于我们自己,还是来自祖上的遗传和代际影响。

无论怎样吧,我们就带着这些天生的影响,开始了童年生活,开始少年生活,再逐步成长一直到今天,成长过程中我们向父母学习,向老师学习,向身边的朋友学习,向一切可学习的人学习,跟着自己的经验学习和调整,以期快速地适应社会,并成为独立的人。

然而我们学习来的东西不见得都是对的,不见得都是适合我们的,可能不知不觉地我们就形成了一些非理性的信念,比如有的人可能下意识地相信“我是失败的”,因此他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失败,以印证自己的信念。

有的人坚信“人必须要漂亮,否则就没有人爱”,所以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外在的漂亮,并且无法接受自己一天天衰老的事实,还有人则陷入“我是坏的,黑暗的”这种自我谴责的沼泽里,在其中无力挣扎,从而阻止自己获得幸福和爱。

而这些,都是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的,在意识层面,我们都在力证自己是好的,是成功的,是可爱的,这样的无意识冲突自然就会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种种矛盾纠缠,进而造成生活的混乱和无力。

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混乱和无力的背后,原来竟然有那么深远的意义,原来竟然隐藏着那么惊人的事实!

那么,要得到自我的成长,得到上述一切的东西,比如爱,比如为自己生活负责任的能力,是不是必须只能通过心理咨询呢?

当然不是!

还有很多其他的渠道,比如参加正念练习,参加一些团体成长小组,然而最最彻底最最有效的渠道,莫若建立一段有意义的关系,在关系中成长。

· 04 ·

很久以前我看过一段很矫情的话,大概意思是说我们刚生下来时都是不完整的,需要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与之结合,从而达到生命的完整。

这似乎是在讲爱情的。但亲密关系不一定只限于爱情关系,其实朋友和亲人之间也是可以建立这种亲密关系的。

只要对方能够让你可以信任,可以在他面前尽情敞开自己,不担心被批评被嘲笑,不害怕呈现自己脆弱的一面,且感受到对方能够很深地接纳你,包容你,爱你,欣赏你,有了任何问题和情绪感受,都可以拿出来分享和交流,可以互相鼓励和支持,这段关系就已经具备了亲密关系的特质。

在这样的亲密关系里,我们就可以拿回自己的力量,有勇气面对自己,可以去看真实的自己,可以去接受所有“不完美”——这本身就是个很大的疗愈。

而心理咨询师是如何帮助他们成长的呢?

就是给他们无条件的信任、爱、接纳和包容,与之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这个关系本身,就是来访者得到成长的最佳资源。

如果不求助于心理咨询,不去做个人成长,我们中的有些人可能一辈子挣扎在关系的迷雾里。

· 05 ·

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拔开那表层的迷雾,逐步让真相显露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帮助来访者体会那一度被否认的感受,帮助来访者认识真实的自己,帮助来访者看清自己的选择,与自己对话,成为自己的朋友、知己、爱人,乃至成为自己的父母亲。

在悲伤时可以为自己擦眼泪,在痛苦时可以拥抱自己,在迷茫的时候可以抚慰自己,让来访者有能力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任,并品尝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任所带来的幸福和甜美。

通过心理咨询,让自己的生命更有质量,在今后很久的日子里更多地体验到幸福和满足感,感受到充实和温暖,无论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自感有力量面对,在两性关系里既独立又有能力相互依赖,让下一代也因为我们的改变而收获幸福美满的人生,当生命终结的时候可以抚着胸口对自己说:这一生,真好!

——要得到这样的人生状态,花费一段时间,花费一些精力,花费一些金钱,是不是很值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