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三堑长一智?——患者勿自行减停精神药物

发布人:李娜 文章来源:转发

古人说,「吃一堑长一智」。意思是说,人们在经历过一次失败或挫折后,会汲取相应的教训,增长一些才智。这句话用在广义的学习上,确实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人类的智慧和经验,特别是直接经验,基本都是吃一堑长一智的结果。

但是,这种规律在许多精神科病人身上不灵,甚至在精神科病人的家属中也不灵。至少,在我看过的病人和病人家属中,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具体而言,就是许多病人在首次治疗或多次治疗后,在病情有明显改善或接近痊愈时,往往自作主张,减药或停药,病情迅速发生恶化或复发,以致不得不重新治疗。对于这些自行减药或停药的患者,因为此前的治疗未达到痊愈疗效,社会功能未能充分恢复,重新治疗的难度大了许多。即使如此,这些病人中相当多的人在重新接受治疗、病情再度好转后,又会遗忘前车之鉴,自行减药、停药。结果自然是病情恶化,不得不进入下一个重新治疗阶段。许多病人,甚至他们的家属,似乎乐于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直至发展到有较严重的社会功能缺损、不能回归社会,在精神病专科医院的慢性病房度过余生这样惨痛的结局为止。

我把这种病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同一块石头绊倒的现象调侃为「吃三堑不一定长一智」,希望能让这些病人或亲属警醒,尽可能避免不断重蹈覆辙。

潜在原因

在批评、调侃这种行为的同时,我也根据自己日常医疗工作的见或闻,尝试对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第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精神疾病患者们普遍存在的自知力缺损和病耻感强烈在作祟。

精神疾病患者普遍存在对自己精神异于常人或常态的自我觉悟,既不能察觉自己病态心理活动的异常性,当然也就不能深刻认识到治疗这些异常的必要性,不愿乃至拒绝治疗也就自然具有了普遍性。精神疾病患者还普遍存在对自己患精神疾病的负性认知和自我厌恶,即认为患精神疾病使其在社会成员身份方面丧失了某些道德和声誉的品质,成为「有缺陷」的人,并可能因此被其他社会成员排斥或歧视。这样的认知既妨碍其正确看待患精神疾病的现状,排斥、厌恶患病,又使其刻意防范他人获悉其患病的信息,而不敢让人知道其服药的真相。病耻感也是患者不能自觉坚持系统、规范治疗的重要原因。

第二方面的原因应该也具有普遍性,即患者和患者家属常存在广义的智力问题,或广义的学习能力问题。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未能从家庭或社会获得以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基础的科学思维模式,对任何事物的判断往往是基于自己有限的分析、推理能力来做结论的。甚至其思维过程是由情绪因素主导的「一厢情愿」式或「想当然」式,自然不能完全认同基于科学方法而发展起来的精神病学解释,也就不太可能认真遵医嘱服药。甚至,他们都不能从自身的错误中汲取教训,一而再再而三地掉进同一个泥淖里。

第三方面的原因应该是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广泛存在的安全感不良问题,导致他们既难充分信任医生,也难充分信任医生采用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不符合其预期甚至猜测的现象,第一反应往往是在内心质疑医生诊治有误的可能,或药物引起的问题,很难进行理性的分析判断。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及其亲属常会选择换医生、换医院、换治疗,甚至放弃正规治疗而寻求通过拜佛、跳神、请巫或用偏方、中医药方法治疗。即使是那些治疗有效者,也因病人及其家属的安全感不良,过分担心药物副作用而自行减药停药,造成病情反复。

第四方面的原因则纯粹是非理性的侥幸心理。病人及其家属在感到病情达到相对较好疗效时,会在不同动机支配下自行减药、停药。他们的侥幸心理又在减药、停药后病情并无立竿见影的恶化而得到强化,甚至他们会觉得病人停药后的状态比服药时还好,更坚信停药的合理性,直至病情明显加重或复发。其实,这种现象的最简单合理的解释就是:停药后患者的疗效尚能保持一段时间,但服药所伴随出现的如思睡之类副作用消失,当然会给病人和家人停药后比服药时状态更好的印象。

第五方面的原因可能是来自病人服药治疗的不良感受。这种不良感受既有源于治疗药物副作用的成分,更有因感觉自己体验到的「精神状态正常」并非真实的、自主的自己,而是「药物控制」下的状态而导致的排斥药物态度。国外曾有研究称,精神疾病的病人在维持期治疗期间,部分病人自行停药的原因便是感觉自己服药时的状态是「药物控制状态」。

当然,除了这五方面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如病人因上学、就业离开家庭后,家属对病人服药情况失去管理条件、从偶然性疏忽遗忘服药到经常故意停药等,也都是患者一而再再而三自行停药致疾病频繁波动、疗效不佳并最终慢性化的原因。

我认为,无论以上任何原因,反复自行减药、停药并致病情恶化,都可以算得上「吃三堑未必长一智」,病人大概都得承受更多痛苦、付出更大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