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老年抑郁症披着生理病外衣

发布人:lihuijun 文章来源:

警惕老年抑郁症披着生理病外衣

专家提醒,老人患抑郁症可能出现怕冷、没胃口、睡眠差等生理症状,应多加注意。

深圳市康宁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冯飞明显感到,近几年深圳抑郁症老年患者的比例有增多的趋势。今年曾有段时间,老年患者“占据”了临床心理科1/4的病床,其中抑郁症患者为数不少,而这种情况在两三年前是没有出现过的。同时,由于老年人患上抑郁症往往会伴随一些生理上的表现,使得病情容易被耽误,需要多加注意。

怕冷的抑郁症老人

冯飞介绍了一例非常典型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情况。患者姓王,一向性格开朗、身体也硬朗,却没想到在72岁时被诊断为抑郁症。

王老伯曾经是一名教师,退休后一直返聘,直到70岁时,因学校考虑他年事已高,才停止返聘。没有了工作岗位,他被儿子接到深圳养老。半年后,他渐渐变得闷闷不乐,呆在家里不想动,家人劝他到外面散散步,他也不怎么愿意,以前喜欢的写毛笔字、拉二胡,现在也不想再碰了,总觉得自己身体很虚弱、疲乏,还怕冷,即使是30多度的大夏天也要穿件外套;怕碰到冷水,夏天也要用温水洗脸。他还觉得自己的脑子变笨了,想事情的时候很吃力。

他的食欲也减退了,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虽然经常一夜鼾声,但起床后他仍然很累,总觉得精力没有得到恢复,就像一晚上没睡一样。

与此同时,王老伯在内心体验到很深的失落,虽说几个儿子都很有出息也很孝敬老人,但他时常觉得自己“没用”、是家人的负担。孤独感让他整天没什么话想说,也不想与别人交流。

家人发现了老人家的这些变化,以为是他离开了工作、一个人感到孤独,就提出带他出外旅游散心,但王老伯一点兴趣也没有,不愿意出去。见老父亲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并且日渐消瘦,孩子们于是为他买了很多补品,又找中医开了多服药方,但王老伯觉得情况并没有什么好转。

所幸的是,最后在朋友的介绍下,家人带王老伯来到临床心理科诊治,被诊断为“抑郁症”,住院一个多月后痊愈。

关注老年抑郁症的生理信号

抑郁症病因至今未明,不过,针对王老伯的情况,冯飞认为,“退休”也许是导致他患上抑郁症的一个可能因素。如果人长期在一种固定模式下生活,会产生一种习惯性,对未来的预期会有明确的判断,因此不会焦虑不安。之前王老伯的生活一直由外力替他安排、并且他也对此非常习惯,退休后,这种外力失去了,生活需要完全靠自己来主宰、来推进,而他还没有养成自己安排的习惯,故而感到情绪低落。

冯飞特别指出,老年人的抑郁症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不仅感到心理上的失落、孤独、悲观、自卑,同时由于老人的生理状况较年轻时有所下降,也会表现出一些生理层面的症状,如怕冷、吃饭没胃口、睡眠不好等。

“而年轻人有个误区,以为老年人就该这样(怕冷、吃不好、睡不好),认为这些是老人家没病的时候自己也会有的感受。”冯飞发现,子女们虽然也关注老人,但大多放在老人的身体是否健康、饭能否吃好的层面上,缺少与老人的情感交流,不能及时察觉到老人细腻的情感变化,见到老人精神不好,也容易归结为是生理原因、躯体原因造成的。而对于老人来说,往往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愿告诉子女自己真正的心理状态、不会主动诉说心理和身体上的种种难受。因此,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发现会相对较晚,来精神科门诊时,通常已经发病有一段时间了。

因此,冯飞强调,年轻人在观察老人时,要多注意一些苗头,即抑郁症的早期症状。“如果老人出现了闷闷不乐、食欲减退、睡眠不好等情况,家人就要注意,这种情况可能是生理原因造成的,但也可能是由情绪不良所引起,换言之,这些情况很可能是情绪病的一种表现。”虽然怕冷等并不是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但在老年人群体中是个值得关注的信号,有助于病情的及早发现,而抑郁症的早期治疗的效果往往非常好。

规划好老人的日常生活

要维持老人家的心理健康,生活安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冯飞认为,在脱离外界、主要依托个人的条件下,有一个清晰的日常生活的安排,对老人的心理健康很有帮助,比如养狗、养鸟、养花弄草,或者写书法、垂钓,做这些并不在于字写得多好、鱼钓到几条,而在于这些过程对老人很有意义,会让老人感受到充实与生机。

还可以让老人参加一些老年俱乐部,重新回归到团体中来,避免独来独往。因为老人最怕的就是孤独,他们可以在同龄人中找到归宿感,而这是家人无法替代的。

有些子女见父母不太开心,就建议他们多出去活动,或者带他们出门旅游,对此冯飞指出:“平时对于健康老人而言,子女做这些都很好、要鼓励,但对于已经出现抑郁症的老人,这些就都做晚了。要知道,抑郁症不是旅游就能治好的。”

因此,要避免抑郁症的出现或者复发,对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安排就要及早规划,而这不仅是老人自己的事,家人更要从旁协助。“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冯飞呼吁,关爱老年人时,不仅要保证他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精神。“年轻人关心老人的时候,不仅仅要给予保健品、营养品,关心他们的物质生活,千万别忘记,还要关怀一下老人的心理健康,关心一下他们的情绪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