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怎样处置易激惹

发布人:李娜 文章来源:转发

一、躁狂和轻躁狂发作易激惹表现的治疗

因为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的易激惹是该临床综合征的组成部分,且与心境高涨、欣快和精神运动性兴奋相比,多呈间断发作性。因此对该症状的首要治疗便是着眼于对躁狂综合征的治疗,亦即以稳定心境、抑制兴奋为主的治疗。作为药物治疗最重要的或者说是核心的治疗药物便是足量心境稳定剂和/或能起心境稳定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其中,有较强镇静催眠效果或副反应的抗精神病药物疗效要优于无明显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记得当年华西医院的同道翻译过一本《成人精神病学(上册)》中,作者曾有躁狂发作患者一夜不眠,次日其兴奋程度加倍;若能酣睡一夜,次日其兴奋程度减半之说(我没有找到这本书,但从另一本英文精神病学教科书找到类似的说法:躁狂发作严重时可有数夜不眠,不眠又引起躁狂症状加重)。我本人曾用大剂量苯二氮卓类药物作为心境稳定剂的辅助治疗药物,增加患者睡眠时间,而较单一用药更快控制患者的躁狂发作的经验。云南省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赵仁珍等几位医生几年前也曾做过静滴地西泮和肌注氟哌啶醇治疗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患者的对照研究,发现静滴地西泮与肌注氟哌啶醇的疗效相当,而药物副反应显著轻于肌注氟哌啶醇的患者[1]

包括无抽搐电惊厥治疗在内的能有效治疗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的治疗手段,能够改善躁狂或轻躁狂综合征患者病情的同时,也就能够显著改善其易激惹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

二、恶劣心境易激惹表现的治疗

尽管易激惹心境作为诊断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特异性不高,但易激惹确实是心境不稳定的征象,是双相障碍常见的表现,而且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和混合发作也常有易激惹表现。因此,即使是治疗恶劣心境障碍患者的易激惹症状,同样应该是用足量的心境稳定剂或/和有心境稳定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与此同时,基于恶劣心境是以抑郁表现和体验为基本心境基调,治疗其抑郁心境就格外重要。我的做法是,在足量心境稳定剂或/和有心境稳定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给患者用足量抗抑郁药物长程治疗。因为恶劣心境障碍患者的病程多长于抑郁发作(DSM诊断体系规定病程标准成人为2年以上,儿童少年为1年以上),只有足量长程的抗抑郁药物治疗才有可能获得足够好的疗效乃至治愈患者。随着上述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恶劣心境逐渐改善,负性认知倾向逐渐改善,其易激惹表现也会有相应改善。

三、急性焦虑状态易激惹表现的治疗

内源性焦虑障碍患者急性焦虑状态患者出现的易激惹往往有相对明确的诱发或激发因素,在发作当时消除其诱发或激发因素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更重要的治疗任务则是彻底治愈患者的焦虑障碍。一般而言,所有能够减轻和治疗焦虑的治疗措施都有强弱不一的疗效。我个人的经验是,应尽早使用起效最快且疗肯定的抗焦虑药物,例如足量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和/或氟哌噻吨美利曲新片,迅速减轻患者当前的焦虑。如果条件许可,可静滴地西泮或一次顿服10mg地西泮片剂,也能快速控制急性焦虑状态而终止其易激惹发作。与此同时,也应启动具有长期抗焦虑治疗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如SSRI类或SNRI类,足量、长程治疗。至抗抑郁药物发挥出完全的抗焦虑疗效后,焦虑症状完全缓解,就可以缓慢减停苯二氮卓类等抗焦虑药物。在治疗焦虑障碍患者时,其SSRI类或SNRI类药物不宜过早减量,更不宜过早停药。我的经验是在焦虑障碍治疗达痊愈标准且社会功能全面恢复半年以上,方可酌情减量停药。

对于药源性急性焦虑状态,尤其是静坐不能,在确诊后应尽快给予能够快速起效的药物治疗。其中,宜优先考虑注射抗胆碱药物(如东莨菪碱0.3mg肌注)和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10mg缓慢静脉注射,或一次顿服10mg地西泮片剂,对有较强焦虑体验者尤为必要),它们可以迅速缓解相应症状。在首剂药物之后,应酌情使用口服抗胆碱药物和/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对于多数患者,在持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二周后,静坐不能都会逐渐减轻,相应的抗胆碱药和苯二氮卓类药物可酌情减量或停药。


易激惹表现是精神科的急症,而且有时还是重症。我希望能以自己浅陋的见识引起对此症的关注。